

“风花雪月”瓷枕。
福州晚报记者 管澍/文 市博供图
中秋夜是一年中最温柔的夜,月亮是这个节日的主角,古人在月海中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留下了很多与之有关的精美文物。福州市博物馆里也有四件这样的文物,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四件宝贝如何“诉说”古人眼中的温柔月色。
“风花雪月”瓷枕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这是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周邦彦笔下描述的瓷枕清凉。在中国古代,瓷枕不仅是夏季纳凉的实用工具,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集实用与美于一身的古代陶瓷艺术品。市博的闽都华章厅里,也有这样一抹浪漫的清凉——宋“风花雪月”瓷枕。
瓷枕长17.5厘米,宽14厘米,高8厘米,呈腰形,枕面施白釉,枕壁施褐釉,刻有“风花雪月”四字草书。
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瓷枕上的“风花雪月”不仅起到简单装饰作用,还巧妙又贴切地将四季串联起来,以四季为枕,以美景入梦,就着月色沉沉睡去,古人真是浪漫而又有诗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