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来了“长鸡嘴的鸭子”
这不是鸭!其实是鸟!
小鸊䴘浮游在水面。闽江舟子 摄
福州新闻网8月2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最近几天,闽江河口湿地的水面上常常有几个“小黑点”漂浮着,一会快速潜入水里,一会又从另一边水面浮出,动作灵活,行踪难寻。它们是小鸊 (pì) 䴘(tī),外形像鸭,但是长着如同鸡嘴的尖嘴,俗称“长鸡嘴的鸭子”,当前正是观赏它们的最佳时期。
鸊䴘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 目只包括一个科——鸊䴘科,科下有6属20种。 鸊䴘是一种候鸟,在我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越冬时则经过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迁往西藏南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台湾岛等广大地区。我国分布有5种鸊䴘,包括凤头鸊䴘、黑颈鸊䴘、赤颈鸊䴘、角鸊䴘和小鸊䴘。鸊䴘外形独特,其尾羽退化,尾巴特别短。两腿位于身体后部,在陆地上行走,动作迟缓而笨拙。但其脚蹼宽厚,是潜水、游泳的好手。
鸊䴘通常在白天觅食,食物以鱼虾为主,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的水生植物。它们属于日间活动的鸟类,除了繁殖期外,夜晚通常停栖于隐密的水塘或湖泊边的草丛里。繁殖期时,它们喜欢营巢于沼泽、池塘、湖泊中丛生的芦苇、香蒲、灯芯草等处。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闽江河口湿地已成为鸟类的天堂,成为鸊䴘的重要栖息地。据记载,闽江河口湿地分布有小鸊䴘、黑颈鸊䴘、凤头鸊䴘、赤颈鸊䴘。其中小鸊䴘数量最多,最为常见,遍布于生态鸟岛、保育区、退养还湿实验区等,数量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结成三五只或十余只的小群,全年可见。
小鸊䴘体长25厘米至30厘米,是 种类中最小的,寿命最长可达13年。它们生性胆小,遇到惊扰,便立即潜入水中,或急扇翅膀,贴着水面短距离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