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造型的船政书局图书阅读区。记者 欧阳进权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吴丹红 王晓霞 陈晓静
“我爱马尾。”上周,马尾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收到一份特殊礼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罗斯勒回赠了一面写有“我爱马尾”的亲笔签名道旗,表达她对船政文化和马尾区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接待工作的认可和感激之情。
世遗大会举办期间,组委会多次组织嘉宾参观船政。大会主题展览的船政文化史迹也备受瞩目。7月23日,罗斯勒同世界遗产中心其他官员参观了船政,对马尾区的接待工作表示满意,对船政周边道旗、标识指引等氛围营造印象深刻,希望马尾寄几份给她带回国作纪念。随后,马尾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如约寄去道旗。
当前,马尾以世遗大会成功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压实压细保护管理责任,提高文物保护利用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化水平,通过表彰引导、鼓励一批优秀古厝保护专家、工作者、干部职工参与马尾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进一步提升马尾历史建筑保护及利用水平,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格局,让保护长效化常态化,助推船政申遗。
百年前
现代时间概念导入
来到位于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城船厂旧址片区,一座造型秀丽、通体白色的老钟楼映入眼帘,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带有民国初期海军徽志的历史建筑。钟楼为白色塔状单体式建筑,楼高18.2米,共5层。
据介绍,清代的中国,有关时间的记录仍然采取十二时辰制度。船政创立后,学习欧洲工厂的模式,采用西式的24小时计时制度,创立了特殊的“船政时区”。这种时间的普及、推广,就是通过在厂区内设立大型的公共授时工具——西式钟楼,实现船政区域内的时间标准化,使得船政官绅员匠以一个共同的时间维度工作、生活。
如果说船政生产厂区内出现的烟囱、西式红砖车间、船台、船槽、铁栈桥等建筑是工业近代化硬件设施的代表,那么船政的钟楼则代表全新的生产理念和生活习惯、软件方面的近代化。马尾成为近代中国较早进入现代时间的地区,“船政时间”是中国近代时间制度上的一个重要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