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聚焦基层治理 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福州日报记者 林奕婷
基层治理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福州市各部门紧密结合基层单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落实日常治理工作,积极回应民众诉求,事无巨细只为办好群众的“小事”和“心头事”。
强化基层治理体系
发展成果与民共享
“村里的变化可大了。”晋安区寿山乡九峰村的吕淡霖指着绿油油的果园说道,果园引种的牛卵坨深受游客和市场青睐,总是供不应求。村里培育的特色农业产业路径发展得顺风顺水,与乡村旅游一起,鼓涨村民的“钱袋子”。
九峰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体现了基层治理的丰硕成效。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寿山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打造了基层群众的自治实践途径。
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和发展的每个过程。寿山乡充分用好村民代表会议,了解群众所想,引入专业机构开展市场化运营,聘请村民参与日常维护,使公厕有人扫、河道有人看、公路有人清。
九峰村的130亩水果种植园是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后,村民以土地折价入股和现金入股形式投资的第一个项目。经合社以“人人有股、贡献加股、多投多分、遵规多得、违规少得”为原则,在集体股里预留25%作为激励股,用于奖励支持村庄建设发展的股东,并将“红利”分配与村民是否遵守村规民约等指标挂钩,有效激活群众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
畅通基层晋升渠道
社区工作者有劲头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之初,福州市就出台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强化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让基层工作者生活有盼头,工作有劲头。
“此次出台的薪酬办法有三个特点,即形成激励机制、动态调整机制、显著提高社区工作者收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薪酬标准将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同时能较好地解决社区工作者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各县(市)区可按需拿出一定数量的街道(乡镇)岗位,自行组织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给予基层工作者一定的保障。
“之前,在基层工作让人有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如今晋升渠道畅通了,我们在社区工作更加安心。”获知这一政策后,仓山区金山街道金洲社区党务工作者于美玲十分振奋,充满了为民办实事的动力,“现在有了政府给予的好土壤,更让我们下定决心扎根下去。社区工作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只要把每件事办到居民心坎上,就是了不起的”。
依托数字服务平台
大事小事有回应
12345平台是福州市面向市民的窗口,也是基层单位聆听民声,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渠道。
7月25日,有住户反映晋安区华林路金辉大酒店楼下道路夜间施工,噪声扰民,影响周边居民休息,28日即得到晋安区茶园街道办事处的反馈:该工地已承诺进行整改,改进施工工序。
小区经常停水、绿地堆有垃圾、充电桩有问题……小事大事都是群众身边事,也都是基层工作者的关心事。依托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基层单位能第一时间获知居民的烦心事,并通过联动管理平台将群众信息反映给指挥中心,安排社会工作者及时准确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基于此,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联结成网,共同朝着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
为让民生诉求传得更快、为群众办事办得更实,福州市全面优化提升12345平台功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快速受理、精准派遣、联动处置、分析决策和监督考核“五位一体”的12345热线服务工作新模式,用更高的效率继续保持100%的受理率,用数字化建设成果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