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五年多来,福州新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2亿元,保持年均10.1%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4.3%;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1%,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发挥重要引领拉动作用;累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1亿元......
福州新区围绕着“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目标,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围绕物联网、大数据、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区块链、电子商务和先进制造等领域,持续强化政策扶持。
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管委会供图
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福州新区管委会供图
顶层设计,解决营商“难点”
政策制度改革是减少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潜力的重要举措。滨海新城自建设以来,从提高登记便利化水平、消除营商障碍入手,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各类主体在福州新区投资兴业营造一流的商事环境。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福州新区各区域工程建设项目部门审批时间率先实现压减到70个工作日。新区核心区滨海新城所在地长乐区,取消“建设资金到位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取消投资额在30万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含)以下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促进项目生成。
“我们在滨海新城设立了国土、住建、规划、综合执法等分局及行政服务中心滨海分中心,实施集中审批和并联审批,将企业开办时间减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部门审批时间减至52个工作日,并通过推行土地批供一体化机制使供地率从78%提高到83%,供地时间压缩了1/3。”福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斌说。
此外,滨海新城还出台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支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发展等优惠政策。
福州马尾基金小镇。福州新区管委会供图
推广“无还本续贷”等金融创新产品,马尾基金小镇集聚各类投资机构336家,基金总规模超过1256亿元。
这些优化举措都将普惠均等及于各行各业,所有企业、投资者可以在滨海新城无差别地享受优化红利。
末端发力,打通办事“堵点”
怎样才能让企业实际获利,如何才算真正便利?按照普遍的评价标准,程序越少、时限越短、成本越低、制度越完善、执法越规范的营商环境,才越能让商家享受到优化改革红利。
福州新区审批服务窗口。福州新区管委会供图
福州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福州新区管委会供图
从层层审批到一窗受理。滨海新城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聚焦在压减事项、程序、时限、材料,由“福州新区审批服务窗口”负责集中受理福州新区范围内实施的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实行“统一综合受理、统一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
项目审批不出区,入区企业办事不出区。滨海新城探索建立起经济管理权限交由县(市)办理的模式,在依法、依规、高效的前提下,持续探索新区省级经济审批权限交由各功能区代办。原先需要历时近2个月由区、市、省逐级上报才能完成审批的省级事项,现在只要5个工作日即可办结,确保事项审批办结在滨海新城范围内完成。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根据新区审批的实际情况,推动建设“统一入口、同步推送、数据内部交换”,纵向贯通省、市两级,横向对接省网上办事大厅、打通与部门自建系统的新区审批系统。同时在系统中实现审批与监管即时衔接,建立“对应职能、即时推送、短信提醒”的行政审批信息及结果推送制度。通过业务流程不断优化完善,逐步推动新区审批事项实现“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
目前,仓山片区将区级“最多跑一趟”审批事项提高到98%,“一趟不用跑”事项提高到71%;马尾片区事项占全区事项的99.3%,“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78.5%;长乐区共梳理“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全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总数的98.71%,充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周到服务,消除企业“痛点”
为有效应对疫情过后的复工复查,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福州新区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和建立疫情期间金融容缺办理机制,精准解决疫情期间企业实际困难。
出台税费减免政策。福州新区积极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福州自贸片区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合计270万元,共98家企业受益。马尾片区发动区内5家企业转产口罩,并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对接相关厂家,解决企业防疫物资需求。
强化金融信贷支持。马尾片区3家企业下达681.89万元稳岗补助,协调银行给予企业10多亿贷款额度;长乐片区协助9家重点物资生产企业申报纳入福建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仓山片区通过举办“金融助企服务月”等各类银企对接活动,帮助96家优质企业获得13.58亿元融资贷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源就会往哪里聚集。福州新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在原生实践中扎根培育,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营商保障。(陈文婷 陈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