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滨江新城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闽侯努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放异彩
闽侯滨江新城。记者 林双伟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通讯员 陈建鋆 张存金 苏枫
28日,闽侯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正式开幕。大会发布报告,精炼务实,讲述了“八闽首邑”五年来紧弓满弦、激情满怀的奋进故事,映照出全县发展从“量”到“质”、由“形”到“势”的重大转变。细细研读,成就的取得无不源于闽侯把工作放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大目标中找定位、谋发展,坚持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坚持一以贯之的人民至上发展导向。
观大势,谋全局,创新路。闽侯提出,下一个五年,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产城联动、创新高地、山水融合、文化彰显、宜居宜业”的新时代滨江新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放异彩。
【砥砺奋进这五年】
——五年来,闽侯全力提质量强支撑,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统一战线不断壮大,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党建红色地图、近邻党建“三共三变”等模式得到中央和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五年来,闽侯全力稳增长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93亿元,与2016年相比,年均增长8.1%,5年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2020年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49位,较2016年提升19位;县域投资潜力跻身全国第9位,列全省十强县第4位,连续11年蝉联全省十强县。
——五年来,闽侯全力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培育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8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8家,2020年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县第23位。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第53位;获评“福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金鱼之乡”。
——五年来,闽侯全力抓建设提品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地铁2号线通车运营,旗山湖建成开放,中国东南汽车城、上街大学城、中心大县城等重点区域开发提速,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152.2平方公里,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成开放,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被授予“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五年来,闽侯全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覆盖面不断扩大。成立建投、交投、水投、文投四大投融资平台,五年累计招商落地项目1499项,总投资2945亿元,累计实现进出口1190.2亿元。宁夏隆德、陕西富平、漳州平和等地对口支援协作成果丰硕。
——五年来,闽侯全力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财政民生支出403.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2.3%;为民办实事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入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二批全国试点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福建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
【击鼓催征向未来】
下一个五年,闽侯全力打造“产城联动、创新高地、山水融合、文化彰显、宜居宜业”的新时代滨江新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献力量。
新时代滨江新城蓝图清晰——
经济发展更高质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县域排名进入30强,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全力打造全省数字应用第一县。
城市能级更上台阶。“5+2”空间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70%。
美丽闽侯更具特色。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加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改革开放更大突破。深度融入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建设,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
人民生活更有品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党的建设更加有力。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重才、聚才、用才的机制更加完善;基层组织全面覆盖;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
明确规划图,绘好施工图。闽侯提出,今后五年,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
全面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和现代服务业强县。
——紧盯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建设东台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侯官人工智能新镇,打造区域健康产品制造中心、技术服务中心。
——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汽车、机电制造、工艺品等优势支柱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促进福建奔驰增资扩产,支持东南汽车重组,壮大六和机械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闽侯高端建材产业园建设。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围绕“首邑文化”“温泉康养”等特色资源,整合大学城、雪峰山城、闽越水镇、海丝时尚居艺小镇、昙石山、五虎山、十八重溪等文旅品牌,串珠成链打造黄金旅游路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加快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和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兰圃产业园、均和产业园等新园区,打造全省工业园区示范标杆。
以城乡融合为目标
全面构建协调发展格局
主动对标对表省会中心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快形成福州新增长极。
——加快形成“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深入实施滨江新城“5+2”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大县城、南通科学城、雪峰山城五城共建、五区协同,推动鸿尾、白沙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示范镇建设,拉开滨江新城空间布局。完成鸿尾、竹岐、大湖、洋里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加快滨江大道、中心大道、环山大道三条战略通道建设,规划北环路、闽侯三桥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造环福州“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山区、半山区发展。
以科创赋能为支撑
全面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高端人才资源“聚宝盆”,建设省市主要科研中心和创新高地。
——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大学城,持续推进“一江一湖一城”片区、“三创园”科创中心、福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跻身创新型县域先进行列,建设中国(东南)科学城创新驱动策源地。
——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出台扶持产学研用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校地企三方联席会议制度,鼓励企业与社会资本、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中试车间、实训基地。
——健全完善“一把手抓人才”机制,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做大做强“首邑之约”“首邑英才”等引才平台。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
以改革开放为关键
全面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紧盯阻碍闽侯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开放包容促进合作共赢,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益的改革开放新优势。
——扎实开展“县管校聘”“三医联动”和医共体建设,健全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与救助等配套机制,做大做强建投、交投、文投、水投四大县属国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完善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深化“互联网+监管”模式。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打造东南沿海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闽侯优秀企业、优质资本“抱团出海”。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以绿色低碳为引领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新时代滨江新城。
——坚持节能减碳发展。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和企业端系统建设。
——深入推进“整洁闽侯”和“散乱污”整治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闽江、乌龙江和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林长制”全覆盖,打造林业生态建设的“闽侯样板”。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公益诉讼制度。
以社会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闽侯教育强县“九大工程”建设,实施区域集团化办学。开展“健康闽侯2030”行动,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服务农村老弱病残公共设施建设。
——举全县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强县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