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边会观察:人类文明交流的直观体现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主题边会举行。林双伟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林奕婷 叶欣童
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中外海洋交通的大动脉,21世纪“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正是“海丝”精神的历史延续。
7月18日,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主题边会在福州举行。现场邀请了近年在海丝学术研究领域积极而有影响力的各国学者介绍和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共同推进沿线各国政府和学者对海丝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关注。
“海丝”特征:
依托海洋走向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人们借助季风与洋流等自然条件,利用传统航海技术沟通世界中低纬度主要海域及沿海地带,开展多领域交流的海路网络,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和思想相互传输的纽带。
会上,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蒂姆·威廉斯介绍了“海丝”特征与相关遗产保护的重点工作。“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源自人与海的交流。相比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更为复杂,不仅受到洋流、季风和航海技术变革等带来影响,港口的起伏衰落、海丝沿线国家彼此间如潮涨潮落般的互动关系也使其路线、节点不断发生变化,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大的保护力度。”他说,“海上丝绸之路遗产覆盖了人类文明的多个面向,包括人员、船只的往来,瓷器、丝绸等货物的贸易,还有随之而来的思想和文化的流通。”
基于以上特征,蒂姆·威廉斯认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对于唤醒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但考虑到其具有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就需要多个国家联合申遗,通过良好的国际分工和信息共享,保护好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中国做法:
打造跨区域城市联盟
海上丝绸之路是线性遗产,多座城市都与之相关,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跨国申报世界遗产的经验为参考,中国的24座城市在2018年建立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2019年随着澳门和长沙的加入,会员城市扩大到26座。
“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的成立迅速提高了各个城市对海丝遗产的保护意识,推进了海丝遗产的保护实践。”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总工程师刘晓明向与会者介绍,中国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配合遗产点周边的环境生态整治,在多个地市成立相关主题的博物馆,跨区域合作大大增加,如今已形成了黄渤海流域、长江流域、东海流域和南海流域四个活跃的区域交流圈。
刘晓明说:“充分的研究是保护和利用的基础,‘海丝遗产’包括贸易范围内文化、思想上的碰撞,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外来文化在本地的发展演变,也要重视中国输出的物质、文化对海丝沿线国家的影响,这就指向了跨境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办地的福州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是东南沿海的商贸格局与经济繁荣的关键肇始和推动角色,拥有罗星塔等4处“海丝”史迹遗产点。据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在大会举办期间进一步开展福州海丝遗产的调研,从系列遗产申报的角度进行价值挖掘。
观点交锋: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保护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家以所属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为基础,发表不同观点。
日本东海大学副教授木村淳分享了日本仓木崎海底遗址,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福建陶瓷,根据遗址中沉船和货物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追溯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历史。他说:“‘海丝遗产’是国家之间外交的见证,直接、具体地体现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以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在印度尼西亚受保护的经验为例,印度尼西亚的专家代表Nia Naelul Hasanah Ridwan认为,要重视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遗产保护不仅是政府、研究机构的工作,也应由政府和相关机构牵头加强社区的参与度,通过专家提供的指导,实现知识共享。
就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方法,来自韩国的专家李和锺提出,“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研究不妨先以区域研究为起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搭建保护和研究的框架,再拓展向更大的范围。印度专家代表Shikha Jain说:“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不仅要对文化线路进行界定,自然要素的构成也不可忽视,海运线路和沿线环境的演变都值得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