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汉:“赋联主席”不亦乐乎 致力闽都文化宣传25年
陈章汉。受访者供图
福州晚报记者 顾伟
为了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年75岁的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州市文联原主席、福建省作协原副主席陈章汉,撰写了散文《古厝有情》,参与“幸福之城 古厝之光”征文。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得主潘主兰先生,1997年为陈章汉题写过“文章翰墨”四个字。陈章汉说,自己几十年来始终在和文章翰墨打交道,坚持“小笔写文章,大笔写书法”。
陈章汉31岁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到福建青年杂志社当编辑,出版了《人生的履痕》《美感百题》《说字写文》《童年真好》等著作。
陈章汉1996年调任福州市文联主席没多久,就赶上了为纪念福州建城2200年而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工作。他组织作家、文史专家陆续编辑出版了《院士风采录》《“可爱的福州”丛书》《锦绣福州》《经典福州》《闽都古韵》《闽都石语》等地方文化书籍,并创办了《闽都文化》《家园》两本刊物。
世纪之交,福州决定在闽江北岸建设220米长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交给陈章汉的任务是拟写卷首语,他便创作了他的首赋《闽都赋》。
《闽都赋》为闽都文化宣传开辟了一个新窗口,后来陈章汉又创作了《鼓山赋》《马江赋》《福州温泉赋》《寿山石赋》《冶山赋》《三坊七巷赋》等福州题材的赋文。
《光明日报》2010年开设《百城赋》专栏,他的《福州赋》《长乐赋》《福清赋》均入选,成为全国唯一刊登过三篇“百城赋”的作家。
2008年退休后,陈章汉创办了福建省耕读书院,并与省作协联合创立了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奖。
陈章汉现在一边写文章一边写书法,“左右开弓”不亦乐乎。退休后,他创作的主要方向为辞赋和楹联,人称“赋联主席”。
从1996年至今,陈章汉的创作重点始终围绕着闽都文化。他从去年秋天开始撰写和古厝有关的随笔,在《福建文史》上发表,目前该系列已完成30篇,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