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福建经济何以逆势而上?六部门权威解读!
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第二场发布会,来自省发改委、水利厅、商务厅、文旅厅、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的负责同志就相关领域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当前发展形势进行解读。
发改
固投增速全国第五 积极拓展有效投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稳投资是“六稳”的关键环节。
据介绍,今年来,我省投资规模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东部第2位;比2019年同期增长8.4%,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1%,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投资在宝钢德盛、福州海上风电、宁德新能源锂电池扩建等新开工项目的带动下增长35.3%,比2019年同期增长11.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9.3%;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81.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3.4%。
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9%,比2019年同期增长3.1%;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也大幅增长,凸显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强。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叶飞文表示,下一步,我省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项目谋划推进机制,用好“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工作方法,积极拓展有效投资。
投资方面将加力“两新一重”,抓好5G网络、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福州机场二期、福厦客专、福州和厦门地铁、漳州核电等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宁德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链项目投资;聚焦城市更新,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民生设施建设,致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商务
商务发展稳中向好 外贸形势尤为喜人
一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6.3%、38.9%、21%,全省商务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这其中,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形势尤为喜人。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钟木达分析,外贸开局良好,主要得益于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决策部署,出台的一系列超常规的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今年春节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20条促进外贸发展的措施,保持了外贸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来之不易的“开门红”,也得益于全省商务系统和广大外贸企业全力以赴推动外贸创新发展、稳中提质。比如1月—3月,全省市场采购贸易实现出口99.36亿元,同比增长169%,拉动一季度出口增长2.4个百分点。
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如:国际部分产品供应链受影响,而我国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凸显,吸引了境外部分订单回流;去年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0.6%,基数较低。这些都推高了一季度出口增长。
钟木达分析,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贸运行国内有利因素较多,但外部挑战不少,市场主体也面临一些困难,如海运运价在高位徘徊、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企业用工难的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全年外贸发展仍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变数。
他表示,商务部门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完善相关的贸易政策,在降本增效等方面继续为企业助力,全力以赴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林业
植树造林进度居全国前列 深化林改打造“福建样板”
今年以来,我省林业各项工作有序平稳,“生态优等生”竿头日进。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旭东介绍,一季度,林业一产产值稳中有进,达55.45亿元,增长3.0%。全省完成植树造林85.7万亩,占任务90.2%,进度居全国前列。
当前,我省积极推动三明、南平、龙岩等地开展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稳步推进“林长制”及相关配套制度,启动建设林长制信息系统;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建设;确定第一批10个现代国有林场试点单位;着手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等,持续深化林业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充分肯定福建林改工作,寄语福建林改“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林旭东表示,福建将从四方面发力,进一步打造林改“福建样板”。
一是做强碳汇,引领和谐共生。充分发挥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强的优势,采取植树造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固碳减排措施提升林业碳汇能力。
二是做活流转,提升规模效益。总结推广林票制、森林生态银行等试点经验做法,全面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三是做足经营,推进永续利用。积极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木采伐改革试点,加快现代国有林场试点建设,继续开展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
四是做优金融,实现惠民养林。不断完善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五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推进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补助收益权和集体林地经营权抵质押贷款等。
海洋与渔业
水产出口实现“开门红” 海上养殖升级改造提速
当前,我省正更加坚定向海进军、经略海洋,掘金“蓝色经济”。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章泉表示,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季度,我省不仅水产品总产量实现增长,达188万吨,而且实现了市场销量、产业效益双提升。
今年一季度,福建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20.3万吨、1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1%、36.7%,对东盟国家出口更是出现大幅增长。99家重点监测的水产加工企业营收超80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37家龙头营收近50亿元,同比增长31.7%。
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同样呈现亮点。一季度,全省更新改造完工远洋渔船13艘,外派远洋船队规模605艘,远洋渔业产量11.3万吨,产值11.7亿元,远洋渔业呈现规模扩大的态势;休闲渔业一季度实现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49.5%,累计接待人数超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复苏态势明显。
当前,我省将实施海上养殖升级改造作为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邱章泉表示,上月我省出台《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提出全省现有44万口传统养殖渔排、31.8万亩贝藻类筏式养殖泡沫浮球将在3年内完成全面改造,新建888口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积极布局深远海养殖等,推动全省养殖海域水质和景观改善。
接下来,我省还将大力推动远洋渔业发展,研究新一轮远洋渔业政策措施,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远洋渔船装备、建设远洋渔业基地、推进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水利
重大水利项目顺利实施 加快推进河湖治理任务
“一季度,全省水利工作各项量化指标、任务达到或超序时,‘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实现起步稳、开局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长河介绍。
一季度,我省完成水利投资111.8亿元,占年计划的26.9%;全省538个重大水利项目顺利实施,新开工32个,占年计划的29.1%;3个国家“172”项目加快建设。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均超序时进度,38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全面开工。
河湖治理方面,我省全面试行河流“健康码”,出台河湖清“四乱”整治标准,九龙江流域四地市首次尝试协同立法,闽江、敖江流域五地市签署河湖治理与司法协同保护合作协议。接下来,我省将以闽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点湖库为突破口,围绕“安全保障、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合理开发”,加快推进重点任务,着力打造闽江流域生态治理样板。
梅长河表示,5月至6月,随着全面进入雨季,我省将一手抓水利建设,一手抓防洪保安。一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省、市、县三级“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6月底前完成报批;重点围绕415亿元投资计划,以及为民办实事水利项目、列入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水利项目,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达到序时进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截至目前共组织6701人次,排除隐患1567处,修复水毁365处。接下来,将以全省21座大库、189座中库、3423座小库为重点,利用5月—6月中旬时间,进行全覆盖检查。
文旅
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提升文旅产品供给
一组数据见证了“五一”假期福建文旅市场的繁荣有序——全省接待游客2551.56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实现旅游收入199.76亿元,同比增长140.5%。与全国数据相比,我省旅游人数、收入恢复疫前同期水平分别高14.3个百分点和41.2个百分点。中国旅游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假日期间,我省游客净流入人数位居全国第5位。
“我省文旅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来看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省文旅副厅长苏庆赐介绍,下一步我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和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完善顶层设计。编制《福建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和行动方案,优化旅游“两区三核三带”全域生态旅游空间布局。
突出建设重点项目。指导各地实施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推出100个标志性产品、文旅新业态项目和补齐发展短板的重大招商项目。实施精准招商,重点招引中国旅游集团等全国旅游企业20强等知名企业来闽投资布局,持续推进创建5A级景区,继续培育一批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金牌旅游村。
突出做热文旅消费。指导泉州、龙岩启动创建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指导各地推出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活动。
突出办好重大活动。重点办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等,扩大福建文化和旅游影响力。
(记者 林侃 郑璜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