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岐岛上采蛏忙
马尾“菜篮子”工程建设效显
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郑婷 陈晓静
进入五月,马尾琅岐岛提前迎来了海蛏收获的季节。
“五一”小长假,记者在琅岐岛东南部的水产养殖区域看到,随着潮水退去,养殖区域露出大片滩涂,这正是收蛏的好时段,工人在养殖基地堤坝内水域中辛勤劳作,每人手里拿一把蛏刀,从泥里挖出海蛏。
“今年海蛏提前上市了,往年端午前后上市,只有一个月的上市时间,今年提前了不少时间。”有20多年养殖经验的福州鑫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叶长铿说,鑫海在专家指导下采取蓄水养殖方法,按照潮汐时间开闸,模拟天然海域、控制养殖环境。退潮时,工人将养殖基地的水排到大海;涨潮时打开闸门,潮水自动进入池塘。
潮汐是海水在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一月中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叶长铿2日告诉记者,马上进入小潮期,挖蛏要暂告一段落,下一轮大潮要再过八天,届时才能继续挖蛏。
“基地实现了立体养殖,秋冬季捕捞琅岐红蟳,春夏之交挖海蛏。”叶长铿说,琅岐红蟳学名“锯缘青蟹”,因其青色的外壳边缘呈锯齿状而得名,生长在无污染水域,是有讲究的“吃货”:不新鲜的鱼和虾,它们不吃。因此,基地坚持生态立体养殖,红蟳吃的是养殖户每年投放的蛏,以及来自大海的各种小鱼小虾。基地每年投放两次海蛏苗,但只能收成一次。目前挖的蛏是去年底投放的。
位于琅岐岛东南部的水产养殖区域,是马尾抓好“菜篮子”工程的举措之一。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马尾区牢记嘱托,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根据我市对琅岐果蔬生产供给基地建设提出的“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要求,成立马尾区“菜篮子”工程项目指挥部,推出十大专项行动,依托琅岐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以2万亩基地和三产融合为抓手,按照“一区三基地”(粮食蔬菜轮作区、高优蔬菜示范基地、特色水产养殖基地、闽台精品水果合作基地)功能布局,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种养殖业,使琅岐“菜篮子”基地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福州“菜篮子”的“春淡”“秋淡”短板问题。
“今后琅岐果蔬和水产供应更有保障。”马尾区有关负责人说,到2025年琅岐将实现优质果蔬种植面积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生猪年出栏5万头。
据介绍,琅岐南部粮食蔬菜轮作区规划建设2000亩,重点种植蔬菜、食用菌、水稻等;东部高优蔬菜示范基地规划建设3000亩,重点种植绿叶菜、丝瓜、甜瓜、西红柿、青梗花菜、金砂萝卜等高优蔬菜品种;东南部特色水产养殖基地规划建设10000亩,养殖蛏、蟳、青蟹等;西南部闽台精品水果合作基地规划建设5000亩,引进芭乐、火龙果、杨桃、葡萄、脐橙等高优水果品种。
此外,在琅岐探索水产养殖基地+水产加工+生态旅游观光“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全力建设综合多元现代农业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