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中国会展中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20年长乐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千亿元、80亿元、50亿元大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000亿元。
长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16年的8.1∶63.3∶28.6优化到2020年的6.1∶63.9∶30,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50%,342项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938亿元,纺织化纤行业等装备技术、工艺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55位。
长乐区“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推进,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整合,在全省率先建成并运行“区块链+惠民资金网”“区块链+公证平台”,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9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达3070项、占比达99.64%。
力争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长乐区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把“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力争培育3家至5家千亿级龙头企业,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家,接入、使用工业互联网企业超过1000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60%,打造全省数字场景应用“第一区”。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务服务系统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