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三捷村重现古风耕读场景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翁宇民 陈暖

  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文 陈暖/摄

  “岁序辛丑,三月初九。节逢谷雨,祭字射斗……”

  20日是传统节气谷雨,在抑扬顿挫的疏文诵读声中,辅弼岭古官道再现焚香祭字纸的传统一幕。这是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传承数百年的古老仪式,先是主祭人献祭上香,宣读疏文,而后在长者带领下老少村民将平日收集的字纸恭敬地送入“惜字坛”。

  这些繁复的仪式,为的是传承尊文崇道的精神。

永泰三捷村重现古风耕读场景

  在“惜字坛”上,主祭人宣读疏文。

  一条古官道

  关联的名人与文化

  辅弼岭这条古官道东起于三捷村双溪自然村,西止于三漈头,全长约3.5公里,“惜字坛”则位于古官道的中段。

  今年的祭字纸仪式尤盛于往年。古道、古诗词与古仪式在这里发生了特殊的关联。

  来自三捷小学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古道上了特殊一课:通过祭拜“惜字坛”,孩子们感受到了代代传承的崇文精神。

  仪式开始前,孩子们还吟诵了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幹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之所以吟诵这首词作,是因为三捷村这里的张氏与张元幹同为月洲张氏后人。

  据了解,约宋元时期,月洲张氏的一支后人迁居至此耕读传家。他们在辅弼岭古道上借用天然石穴,修建了形态罕见的“惜字坛”。至清朝,后人们又对“惜字坛”进行了重新修葺,今天人们见到的“惜字坛”,大致保持着当时的模样。而倡导敬惜字纸的传统,数百年来一直在这条古道上随草木生生不息。

  清朝外国人

  就曾关注这个习俗

  敬惜字纸习俗其实不独存在于三捷村。前日到场的民俗文化专家鲍国忠说,汉字崇拜是中国的一个悠久传统,但在福州这里传承得特别好。清朝时一名美国传教士卢公明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里面就有专门章节介绍福州人对字纸的尊重与崇拜。卢公明写了这个习俗的细节与传说,书里还收录了一张挑着字纸篓的人的插画,并写到了敬惜字纸理念对这种习俗形成的影响。

  卢公明并非最早写到这一文化现象的人。鲍国忠介绍,在卢公明之前,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永泰同安镇的余潜士,就在他的《惜字广爱合编(序)》中,写到了“凡字皆有神”,可见敬惜字纸理念在永泰同安这一地影响深久。

  在祭字纸仪式之后,另一项热闹而隆重的仪式也在三捷村中进行,那就是“春耕开犁”。村民们鸣炮庆贺春耕开始,水牛在村民的驱使下开始犁田。传统的山歌盘诗会、书画笔会也在现场举行。

  记者了解到,山歌盘诗也是当地传统,吟唱者都是当地人。据介绍,他们的方言吟唱内容都与春耕有关,并且是农民们对着春天的情景即兴创作。鲍国忠认为,三捷村这里生动展现了福建农村耕读传统的美好模样。

永泰三捷村重现古风耕读场景

  在祭字纸仪式之后,“春耕开犁”仪式也在三捷村中进行。

  传统文化景观有望整合升级

  以上这些乡村景观及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都有望整合升级成为当地特有的文旅资源。

  记者近日在三捷村,还见到了从台湾来榕任教的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马院长告诉记者,他参与同安镇两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历时已有一年多,现在正进一步跟踪三捷村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来自台湾的团队正与永泰本地的设计团队合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规划设计。

  他认为三捷村保存数百年的祭字纸仪式十分珍贵,“台湾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多村民的坚持,这种价值观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马彦彬设想,“惜字坛”与古官道及周边可以打造设计成为一条富有意义的研学路线,加入台湾已经流行多年的“净路”“净滩”(游人自愿发起的在自然环境中捡拾、清理垃圾)行动。

  据悉,这也正是当地有关部门对同安镇三捷村文旅发展的规划设计方向。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护传统建筑,还能让传统文化景观升级成为文旅资源。

责任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