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双龙村环境优美。
做强高新产业集群
2020年,福州高新区GDP总量实现翻番,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70亿元。高新区涌现出博思、迈新、锐达、智恒、北卡、四创、仙芝楼等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
当前,高新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化“三个福州”建设,主攻“两大园区”,全力打造“数字福州”建设应用示范区、“海上福州”建设创新策源地、“平台福州”建设战略支撑点。
其中,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于2009年7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12.35平方公里,规划为高端研发、科技孵化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集聚区,将成为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对接与合作的“先行区”,目前已入驻星网锐捷、中海创、福耀模具、广生堂、紫光科技园、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项目,生成“智慧大脑”等一批数字应用场景。
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于2009年12月启动建设,规划面积约12.87平方公里,定位为福建省智能制造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区和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高地,重点发展光电芯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目前已入驻中科曙光、兆元光电、菲格科工园、新药创制中心、启迪科技城、国家电网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
“十三五”以来,高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量质取得“双向提升”,以旗山大道、高新大道、乌龙江大道为主的“三纵八横”主干网基本形成,通车道路33条,通车总里程48.29公里,投入12.3亿元进行电力设施建设,建成人才公寓一期、二期,各级学校23所,各类文体设施17个,公园24个。
坚持自主创新示范引领
2020年,福州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成功入围国家“百城百园”行动。
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坚持把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已引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力普国家级海洋科研基地、戴姆勒研发中心、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区域创新龙头;集聚福大百特、恒锋科技、仙芝楼、福耀模具等40个省级以上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42家,2019年园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117件。其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拥有4个国家级和20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取得一系列以光学晶体为代表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目前,高新区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5家,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5家,瞪羚企业13家,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58家,初步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力迸发、高新技术企业主体支撑、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引领带动,各类企业创新主体量增质提、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福州高新区依托福州地区大学城十几所高校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的优势资源,采取“院地合作、部门与高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5所国内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高新区配置有大学生双创基地、留学生创业园,进一步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企业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已落地了包括黄维院士,陈清泉院士,陈明志、谭小地等专家学者的百千人人才项目20余个。
海西创业基地面积超3万平方米,集聚中科院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福州示范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两岸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业黑马、启迪之星等新型众创空间21家,入驻企业(团队)400多个,吸引创业青年3000多人。
借助“榕博汇”等活动,高新区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对接,促进校企融合、实现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