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调度员陈媚:青春献给“生命线”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朱丹华

“120”调度员陈媚:青春献给“生命线”

  陈媚在接线中。

  福州晚报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宁宇 文/摄

  有一群人日夜守着电话,架起紧急医疗救援的“生命线”,他们就是“120”调度员。在这个岗位工作了24年的陈媚,是福州市乃至全省资历最老的“120”调度员之一。

  上班就像上战场

  福州城区“120”热线开通于1997年3月。当时,刚从卫校毕业的18岁福州姑娘陈媚入职成为调度员。现在,她负责一线管理福州城区“120”的“三班倒”共15名调度员团队。

  福州城区“120”指挥调度中心设在福建省急救中心。记者近日到访时已是中午1时许,陈媚和两名值班的同事还没吃午饭。急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她们头戴耳麦,在各自的卡座上,一边沉着地与呼救者对答,一边飞快地在电脑上录入信息。

  放下电话,陈媚对记者说:“对我们来说,上班就像上战场,因为我们接打的每个电话,都关乎救人。”

  由于怕错过电话,陈媚和同事不敢轻易离席。偶尔上厕所,都是小跑着去;不敢花时间去食堂,总是叫外卖或从家中带饭,并且常常没吃两口就被电话铃声打断。

  电话接通,急救开始

  陈媚回忆说,福州城区“120”刚开通时,只有8名调度员,呼救电话用磁带录音,调度员用笔记录。二十多年来,拨打“120”呼救的意识早已深植于榕城居民中,指挥调度中心的设备和服务也几经升级。

  2019年4月22日,该中心“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MPDS)”上线,对调度员的工作提出了“电话接通,急救开始”的更高要求。调度员接起求助电话,将对方阐述的症状等关键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在一键派单后,会智能显示相应预案,帮助调度者远程指导呼救者在救护车抵达之前先行规范救治。

  “新系统上线后,许多呼救者还不了解调度的操作流程。尽管我们已经在通话中强调,指导施救并不影响派车,但还是有不理解的呼救者焦急地责骂我们。我提醒同事,此时我们务必要沉着冷静,耐心引导呼救者配合,与时间赛跑抢救病人。” 陈媚说。

  工作价值高于小我

  一次次远程连线,救护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2019年6月19日凌晨3时许,福州城区“120”调度员与晋安区一名男子保持通话13分钟,指导他在家中帮助突然分娩的妻子顺利产下一名女婴;2020年2月14日,鼓楼区一名96岁老太突发心脏骤停,调度员远程指导老太家人实施心肺复苏,14分钟后,老太心跳恢复送医;2020年11月20日,晋安区一名1岁女婴大半个身子被开水烫伤,家长经调度员指导正确处理伤口,孩子送医后伤势降为轻度烫伤……

  2020年,陈媚和团队成员全年受理电话42.9万多个,处理事件4.9万多件,派出救护车4.4万多趟,每人日均接打电话140个以上。

  经年累月大量接打电话,慢性咽炎、突发性耳聋成了“120”调度员的常见病。陈媚的一侧耳朵反复突聋,除了听力下降外,还带来了难治性耳鸣。可是她说:“跟我的工作价值相比,我的身体损耗算不得什么。”

责任编辑:徐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