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马尾:凭风借力,船政远航
老插床。
添内涵,船政文化遗产有了家
“船政博物馆这次重新开放,有了不小的改变。”近日,位于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经过整整一年的闭馆改造,馆内焕然一新。博物馆负责人王芳告诉记者,博物馆赶在春节前对外开放,很快成为船政文化爱好者的打卡点。
改造后的展厅面积有2600多平方米,展览分为“船政成功”“育才强邦”“制器救国”“向海图强”等四部分。“展陈内容和形式设计都优化了不少,更加合理,还新增了不少史料、文物和最新的研究发现。”王芳介绍说。
这次升级,也让很多与船政文化相关的文化遗产有了家。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在2004年进行过全面改版。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馆内存在设施老化、展陈内容需要更新等问题。本次升级新增了数十件珍贵文物,其中就有船政创办初期进口的生产设备——插床。
“船政创建之初,为了学习欧洲的舰船工业科技,曾通过洋人员工在欧洲选购机器设备。这台1867年法国生产的插床,就是第一批运到船政的进口生产设备,可用于切削金属件、加工铁板钢铆钉孔等。”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它是国内现存较早的机床之一,也是船政创建史的见证者。
这台老机床命运坎坷,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转移到南平,抗战胜利后运回马尾造船厂,后来又被转移至三明机床厂。2019年,插床被征集回马尾。如今,博物馆重装开馆,老插床首次展出,经过颠沛流离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归宿。
找到归宿的,还有不少文物。此次展陈,萨公仁寿堂石碑、闽籍海军将领黄鸣球的舰上办公桌、印有甲午海战前“平远号”战舰的报纸等都是第一次与市民见面。博物馆的二楼,还展出了左宗棠奏请清廷创办船政的第一份奏折复制件等。
“船政+”,弘扬船政文化新探索
文化遗产找到了家,还要活化利用。早在2014年,纪录片《船政学堂》在央视播出,让全国人民更加熟知船政文化,这也让马尾尝到了甜头。
近年,当地总结经验,探索“船政+”的文化融合方式。其中,“船政+非遗”让固定的船政遗迹遗址装入丰富的本地非遗,双双“活”起来。
去年9月,马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馆。场馆,是船政历史文化建筑——原圣教医院门诊楼馆;馆内10余个非遗项目展出,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统美术等类别,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非遗的“动”与场馆的“静”相结合,让老场馆有了新生机。“有新意、有内涵、有科技、有温度,这是马尾非遗展示馆的特点所在。”马尾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林和斌介绍,建设场馆投资约300万元,并用上了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动态展示。
“利用场馆,我们还通过组织歌曲创作、戏曲编排、出版物编写等方式,宣传马尾民俗文化。”林和斌说,去年,由马尾海峡闽剧团创排的《龙台驸马》,获得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村歌《如画白眉》,展示了白眉村丰富的侨文化;《你好,闽安》,体现了古村闽安的韵味。
当地还探索船政+新技术手段。春节假期,马尾尝鲜线上船政文化展示,以微信公众号、AI技术等,开展“AI上马尾、云游船政”直播、船政文化网络知识竞赛、闽剧经典剧目线上展演、线上非遗展示等活动,让文化遗产走入市民的视野。
(记者 段金柱 吴旭涛 通讯员 王晓霞 吴丹红 章盈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