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警方盘点春节假期诈骗警情 节后警惕三大骗局

来源:东南网

  春节假期转眼就过去了。不过,有这么一群人,春节不“停工”,还在干着诈骗的勾当。

  据厦门市打击治理中心统计,春节期间(2月11日-17日,除夕至大年初六)全市共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兼职刷单类诈骗12起、商品交易诈骗9起、返利诈骗6起。

  近日,厦门警方分析出春节假期诈骗警情的“三宗最”,并提醒市民群众提防节后的三种骗局。

  最大骗局:12人因轻信“刷单”被骗

  2月17日早上,市民王女士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布口红抢购活动,便扫码进入微信群。这个群内,有微信号“海淘小助手”引导王女士关注微信公众号“TF口红”,并通过链接下载微聊与“派单员”联系,派单员称要先做单才可购买口红,接着让王女士先下一单50元可赚佣金30元的任务。王女士为了购买口红,便按“派单员”要求操作,很快完成操作并提现成功。

  随后,派单员将王女士拉入微聊群,并在里面派发连续单,让王女士接单。王女士因第一笔提现成功,便信以为真,根据对方引导进行操作。

  可是,当王女士先后转账4笔共计5007元到对方指定账户后,却发现自己被移出了群聊。这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被骗了,王女士于是报警。

  记者从厦门警方获悉,春节假期中,厦门警方共接报12起“兼职刷信誉”类诈骗警情。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短信、抖音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兼职网络刷单。骗子诱骗被害人,在其提供的链接或者APP上操作购物付款,并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有额外提成。被害人刷第一单时,骗子一般都会小额返利,让被害人尝到甜头。当被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被害人拉黑。

  最易被骗:九名学生压岁钱不保

  虽然厦门警方在春节前已经对假期学生易被骗的警情做过相关预警,不过还是有9名学生成为春节假期“最受伤”的人。

  厦门警方春节接报9起商品交易类诈骗警情中4名受害者是学生,其中3人购买游戏装备被骗,1人网购手机被骗。6起返利诈骗警情中,有5名受害者是学生。

  最迷惑:接报多起“微信红包”举报

  不少市民向警方咨询举报“微信红包”。市民李先生称,微信群里出现“春运补贴”、“隔离补助”、“抗疫补助”等各种“红包”,李先生轻松领到112.83元,但要分享链接到微信群,完成后“红包”才会存入微信钱包,“红包”总量3550万元几秒钟就剩176万。李先生按提示一再分享,所有步骤都完成了,最终也没有得到红包。

  警方分析,这种假红包是以热点事件为幌子,编造虚假利好消息,再以“大额红包”为诱饵,欺骗诱导用户点击分享,随后继续诱导用户关注一些不知所谓的公众号。甚至想退出时,页面自动跳转到赌博、低俗、色情等网站,极具诱惑力,乃至被套取个人信息。

  警方提醒,正规微信红包,点击就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不需填写个人信息。一旦遇到一些需填写个人信息或是转发朋友圈、微信群的“红包”,一定要及时退出。

  警方提醒

  节后警惕三大骗局

  警方提醒,节后要警惕三类电信网络诈骗。

  第一类是冒充客服类诈骗。节前,有些市民网购的商品没及时收到,节后可能会接到自称“卖家”、“客服”、“快递员”的诈骗电话,说是由于货物短缺、系统原因、运输途中意外等情况无法发货,可办理退款,随后要么发送所谓“退款链接”,要么让你通过支付宝等平台的借款业务,最终实施诈骗。

  第二类,贷款类诈骗。春节买年货、孝敬父母、派发压岁钱,春节后就要还账了。这也造成了网贷诈骗案件节后多发。然而,网上写着“大额度、低利息、对征信没有要求”的贷款,大多数含有陷阱。

  第三类,木马链接短信诈骗。节后,骗子可能会向市民群众发送所谓“聚会照片”、“车辆违章”、“积分兑换”等诈骗短信,而短信里都附带着一条链接,往往该链接都是木马病毒或者钓鱼网站,一旦受害者点击进入后,极易造成资金损失。

  厦门警方提醒市民群众: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有任何疑问,一定及时与官方客服、警方咨询核实。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洪恒亮)

责任编辑:陈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