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母亲”,渔排上夫妻团聚
夕阳的余晖里,忙完了工作的巴木玉布木在静静地看海景。
“老板对我们很好,福建人民都很好!爸爸妈妈,你们在家里请放心。祝福建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大年三十,在霞浦县溪南镇东安村南部头海域的渔排上,对着记者的镜头,“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有感而发。
2010年春运期间,新华社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到一位年轻母亲赶车返乡的身影。只见她背负着比人还高的行囊,左手拎着双肩包,右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眼神刚毅坚定地望着前方……这张照片感动了无数人。今年春运开始后,因为记者的回访,“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成为热搜话题。
2月1日,巴木玉布木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桃园村老家来到福建闽东,与丈夫巫其石且会合。目前,夫妻俩一起帮人养殖海参。春节前夕,本报记者在霞浦海域的渔排上见到了巴木玉布木。
谈起今昔变化,她感慨地说:“现在的生活好太多了!”
对于现在的生活,夫妻俩很知足。
“那时候,桃园村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面,出行靠的是马车。”2009年,二女儿出生没多久,巴木玉布木就做出了走出大山、外出务工的决定。那张引起关注的照片,就是打工几个月后返乡时被拍到的。
如今,靠着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巴木玉布木一家已经脱贫,并从四面漏风的土坯屋搬进了通电、通水、通路、家电齐全的安居房。这次来福建打工,她不再是求生存,而是为了生活质量更上层楼。
在渔排上工作,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每人每月都有6000元的保底收入。渔排主人陈庆兴还特地租借了一座崭新的海上浮动管理房给他们居住。春节放假3天,陈庆兴邀请他们一起来家里过年。渔排所在地溪南镇党委书记也带着慰问品和红包上渔排来看望他们。
(记者 吴恩儿 通讯员 李巧鸿 文/图)
从大山来到大海,从未在海上生活的巴木玉布木很快适应了脚下渔排的摇晃和强劲的海风,养殖海参的工作也越来越熟练。
巴木玉布木与丈夫巫其石且在喂食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