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台意见促进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成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

来源:厦门日报

  在火炬高新区迎来创建30周年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促进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启动“创新发展年”的一项重要部署,《意见》紧密结合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火炬高新区在全市发展全局中的排头兵地位,为高新区擘画了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图和路线图。

  《意见》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要求,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支撑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激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需要凝聚各方力量,高擎高质量“火炬”。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厦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引擎,“三高”企业集聚地、厦门千亿产业链(群)主要载体、创新创业主平台。2020年,火炬高新区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园区企业总数突破一万家。“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22名提升到16名,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连续五年稳居第一,双创示范基地先后两次获国务院办公厅表彰。新时代新起点,火炬高新区肩负着新使命,需要乘势而进,扬鞭奋蹄,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加快将高新区建设成

  厦门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意见》明确,要加快将高新区建设成厦门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和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的核心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厦门市2035年远景目标中,“区域创新中心”是一大关键词。而在市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主要工作的安排中,“实施‘创新发展年’行动,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中心”被摆在了第一位。鉴于此,火炬高新区坚持高点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核心区”目标,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跳起摸高,当好引擎的殷切期待。

  力争2025年

  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

  《意见》按照2025年、2035年两个阶段,细化目标愿景。

  到2025年,火炬高新区将建成产业高端、创新活跃、开放协同、产城融合、治理高效的一流高科技园区,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建成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核心区。园区总营业收入达5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比重超85%,R&D经费占GDP比重达14%,新增百亿产值企业5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1600家,全区“三高”企业增加至1700家。

  到2035年,火炬高新区将建设成亚太地区富有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园区,打造成为面向金砖和“金砖+”新兴产业合作交流的示范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链群,主导产业链群基本具备全产业链条国内配套自主循环能力,实现园区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形成具有“科创自由港”特征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各类高端创新平台达100个。建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产业新城。成为闽西南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交流合作的主要枢纽。形成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现代化治理的典范。

  实招硬招

  从6个方面提出25项任务举措

  面向未来,绘好“工笔画”。《意见》聚焦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推进产业高端化集聚、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加大开放创新力度和深化高新区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25项任务举措,可操作性强,含金量高。

  在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方面,《意见》要求,聚焦强化科创型产业功能,完善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支持高新区牵头参与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等在建重点产业园区的招商和运营服务,深耕市级重大园区建设运营,并对相关财税体制予以进一步规范。

  在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方面,厦门市将加快在高新区布局高端创新平台,大力实施聚才优才工程,支持创办“火炬大学”。其中,“火炬大学”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按照产教融合理念和市场化办学模式打造,将承担人才培训、产业研究、智慧交流三大职能,为提升高新区人才和营商环境竞争力,搭建创新赋能的新平台。

  为推动产业高端化集聚,厦门市将引导高新区构建新型产业孵化体系,大力实施招优引强工程,大力推进“三高”企业倍增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一大亮点是,厦门市将支持高新区探索实行包容审慎的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模式。

  在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方面,《意见》特别提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探索由高新区主导在岛外新园区内创办优质基础教育新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和机制,保障园区企业紧缺人才、高管、骨干员工等子女就学需求。

  在加大开放创新力度方面,《意见》明确,以软件园三期和同翔高新城为核心载体,突出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金砖创新基地核心区。

  《意见》还指出,要深化高新区体制改革。优化“管委会+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进一步理顺高新区管委会与信息集团、火炬集团的管理体制,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从而进一步形成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幼君)

责任编辑:钟培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