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变了,城市“老三旧”
冬日暖阳中,漫步在福州冶山春秋园,一边行走一边听着介绍,市民们对福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
感受的背后是我省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我省以“住有宜居”为目标,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街区(历史街区)更新和老旧基础设施提升,聚力城市品质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在“老三旧”的新变化中不断提高。
“老破小”新配套
“没想到我们小区环境变得这么好,配套不输新小区。”自1998年就住在厦门槟榔西里二期的居民骆先生说。
厦门槟榔西里二期建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道路窄,停车难,没有封闭管理,连续下雨时化粪池会被堵塞,臭气熏天。
2019年10月,当地政府对槟榔西里二期进行改造,对小区道路、地下管网、绿化等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并增设了130个停车位。同时,对小区实施封闭式改造,设置智慧门禁,增设共享书屋和楼道党建工作室。
槟榔西里二期是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早期建成的小区因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成为城市发展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这些人们眼中的“老破小”,大多具有20年以上房龄。
如何改?我省坚持以人为本,推行精准改造,即小区缺什么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除了对小区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全面提升外,还深入挖掘小区文化,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共完成1500个老旧小区改造,受益户数达31万户。我省还全面进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十三五”期间,全省70万户居民从棚户区搬出,住进新房。
“今年全省将完成改造15万户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还将鼓励各地推进连线成片改造,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设成完整社区。
历史街区新风貌
站在龙岩长汀古城墙下,抚摸着斑驳的墙体,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长汀县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2012年全面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以来,采用“微改造”方法进行保护利用。“‘微改造’就是在改造中尽量保持原来的风貌格局,经鉴定存在危险的才进行加固。”长汀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得益于“微改造”,一个个历史街区逐渐“复活”。福州三坊七巷严格按照“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组织实施修复,建成开放福船文化馆、福建民俗博物馆、福州漆艺博物馆等20余个展示馆,使三坊七巷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台。
泉州永春县五里街是一条具有民国骑楼风格的老街,因街长五里而得名,但年久失修、无人居住渐成危房。去年以来,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邀请本地师傅对老街进行修缮改造,目前200多间店面已全部修缮完成,成为永春新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行走在福建各历史街区的人们发现,经过提升功能、保护修缮后,古建筑重放光彩,古早味美食、传统非遗项目就在街头巷尾,随处都可感受历史魅力和人间烟火味。
“保护好古建筑、老街区,就是保存城市文明和根脉。”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通过“微创”方式修缮历史建筑、整治街道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与保护工作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特色活动。
“今年,全省各地市本级和各县(市)分别至少推进一条历史文化街区或传统街巷保护和整治提升。到2025年,基本实现保护提升全覆盖。”省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老旧设施新提升
在永春县的儿童公园、桃溪栈道等地,随处可见散步的人群。居民们说,城区建设越来越好,走出家门休闲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
可去的地方多了,基础设施变新了,城区变靓了。变化源于永春县“十三五”期间推动的城市建设年活动和民生补短板行动,先后实施旧城立面改造、排水防涝整治、小区道路贯通、夜景灯提升等工程,全面提升县城品质,市民居住舒适度因此提高了。
“十三五”期间,我省全力开展宜居环境建设、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等行动。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绿道、雨水、污水、供水、燃气管网3万多公里。全省建成投用地铁4条、130公里,在建200余公里,城市交通进一步优化。
此外,我省大力推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建成绿道6000多公里,形成以福州福道、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泉州山线水线绿道等为代表的城市绿道网络,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39%,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设区市建成区87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年底,全省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1%。(记者 吴宏雄 通讯员 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