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产业优,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十二五”末,福建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但存在布局尚未完善、结构不够优化等不足。
“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前瞻性眼光把项目规划好,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调研时的叮嘱,为福建指明了“产业优”的实现路径。
“十三五”期间,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水平,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让经济增长有质量、有效益。数据显示,2016—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其中2019年增长8.8%,增速居全国第2位、东部第1位。
“五年来,福建的‘产业优’迈出新步伐,实现了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对福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自身规模提升,还牵引了主导产业、传统产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的高端化转向。”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朱四海博士说。
调优结构 质量双升
2020年5月,福建省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交付首台整机,标志着我省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面临缺“芯”少“屏”之痛。“十三五”期间,福建瞄准填“屏”补“芯”,夯实产业根基。
五年里,福州京东方第8.5代TFT-LCD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投产,填补了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大尺寸显示器件的空白;海峡两岸合资建设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厦门联芯,推动了火炬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发展;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打造国内体量最大的柔性面板单体工厂……
电子信息产业一改低端面貌、机械装备产业加快智能化转型、石化产业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福建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优”为根本导向,着力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2019年,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达9.8%,高于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
主导产业强筋健骨的同时,福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增长点,制定百亿龙头成长计划、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宁德时代,这家年轻民企因连续三年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已然成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旗帜。发布采用自修复技术的长寿命电池,破解了新能源汽车用户里程衰减的痛点;成为梅赛德斯—奔驰电池技术领域的头部供应商、与本田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融入国内外一线车企的供应链……2020年,宁德时代发展动力依旧源源不断。
宁德时代一马当先,驱动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从“三电”到整车,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目前全产业链产值超1400亿元。借力打造“电动福建”,制定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发展政策,全省去年累计推广应用5.96万辆标准车。
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大戏。“十三五”期间,在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随着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带动产业呈现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后劲足的特点。
据统计,2019年,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5500亿元,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时期“倍增”目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
另一增量,源自第三产业。
“十三五”期间,福建出台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主辅分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等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有力推进,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三大产业加速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第三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41.6%上升到2019年的45.3%。
寻找增量的同时,盘活存量也不容忽视。
纺织鞋服、食品轻工、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是福建的产业根基,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十三五’期间,福建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以技改为抓手,传统产业的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福建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落实技改奖励普惠政策,全年累计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738项,总投资2169亿元,预计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760多亿元。2020年,省级技改基金扩盘至200亿元。
通过技改,如今福建传统产业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在福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5G+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施釉、成型、包装等马桶制造的全流程中。年产能60万件马桶的生产线,所需工人仅300人左右,是传统生产线的一半。
当前,全省有超过4万家企业实现了“上云上平台”,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企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赋能效果日益显现。
五年来,福建的产业结构由“轻”向“重”,产业链条由“短”变“长”,产业规模由“小”做“大”,一路走来,步履坚实。
龙头舞动 盘活全局
2020年11月26日,我省再次吹响重大项目开工集结号,总投资1881亿元的23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2020年11月27日零时41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中国打破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在福清兴化湾,另一“国之重器”——海上风电也捷报频传。三峡集团与福建联手推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布局。2019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单机容量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东方电气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2020年7月,这个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让我国风电开发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从福建走向世界,海上风机将装备全球。2020年8月,首批风电机组已出口“一带一路”国家。
如今,福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风、光、水、气、核电源品种齐全的省份之一,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产业更是方兴未艾。截至2019年底,全省并网的清洁能源装机3323万千瓦,比重达56%。核电装机比重居全国第一、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居全国第二。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一个个重大项目在铸就福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功不可没。
2019年,全省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9个,比2015年翻一番;到“十三五”末,福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预计将培育300家以上规模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20个以上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成长性好的千亿产业集群。
驱动福建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样是一个个王牌项目。
数字经济是“十三五”期间福建产业发展的“优等生”。数据显示,2019年福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万亿元,增速近20%,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0%。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总投资105亿元的华晴卫星应用产业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年创产值200亿元。
以数字经济为“一号工程”,福建充分发挥数字福建引领作用和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效应,“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努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加快部署建设,新基建的乘数效应加快释放。
2019年,全省13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7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5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软件业务营收百强,8家企业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据统计,福建数字经济领域的89家“独角兽”、未来“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8%。
自主创新 迈向高端
产业优化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补齐基础研究短板,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2020年12月,厦门翔安区,嘉庚创新实验室正紧张建设中,近7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已投入使用。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着力于开展全链条研发,已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半导体材料等7大项目群。
嘉庚创新实验室是2019年全面启动的首批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之一。“通过建设省创新实验室,我省着力加强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孕育新兴产业的新技术研究攻关,解决单一创新主体难于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创新实验室,无一不是科技发展的前沿与热点。
优化各类创新资源,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字号”研发机构、省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高质量创新载体,落子布局,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自创区”为例,2020年1—9月,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65.28亿元,福厦泉高新区创造了全省国家高新区64.05%的工业总产值。全省约84%的高新技术企业、72%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和73%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福厦泉成长。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福耀一直以来对研发创新非常重视,在中国、美国、德国三国六地设立全球玻璃研发设计中心。截至2020年上半年共申请专利1829件,其中发明专利714件。
一大批企业抓住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促进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我省获奖企业比上年翻一番,民企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快跑,创新环境也在不断夯实。
在政策方面,针对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我省陆续出台企业研发分段补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奖励、科技贷等政策……最大限度激发出企业的创业创新的潜能。目前,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数居全国第7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位。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
“‘十四五’将是我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力争到2025年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关键时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表示,福建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在科技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带动下,以转型提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端化发展。
(记者 林侃 王永珍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