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凝聚福州古建守护人的一代匠心
他是年逾古稀的古建筑修缮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成员,“搞古建要对历史负责”是他的态度,从三坊七巷到上下杭古街、南公河口等地,20年多来,他的步履不停,且仍在奔走。
福州众多古建筑重焕光彩的背后有一群像陈木霖一样的专家和匠人,以及他们追求本真、精雕细琢的初心。
“不改变文物原状”
建郡会馆坐落于上杭路128号,曾是辛亥革命时同盟会福建支部的重要据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前临上杭街,背靠彩气山,进入大门可见戏台、天井、正殿和花园。
馆内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木构件,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明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被拆解改为杂居的民宅、毁坏严重。
陈木霖:“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坚持‘原结构、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做法,进行保护性修缮,实现修旧如旧。”
“一定要保护好古建筑的历史信息”
上杭路134号的高氏文昌阁同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依大庙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31平方米。后山原为高氏书斋,双层木构八角形结构,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为穿斗式构架。
阁内的吊柱、雀替、斗拱、云楣、花格窗棂等木构件显示着建筑工艺的精美。
阁内的灰塑石门框采用灰塑工艺呈现出石门框视觉,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可见建造者当年的用心。前院厢房矗立着一面大儒朱熹的家训,体现了福州人崇文重教的风气。
经过百年风雨,为了尽可能保护古建原来的结构与材质,修复时并非简单予以拆毁重建,而是保留原来结构精心作了局部修补。
陈木霖:“当初这里全部用纸糊住,我们看不到这个字。后来发现这里有朱夫子家训,我们把6扇木刻逐一编好号,卸下来,先放置到安全地方保存,施工完成后再根据编号重新安装。”
“最少干预”
台江中平路172号曾是清朝福建省最后一位武状元黄培松的府邸,古厝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前后三进,面阔五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风霜之下,木梁柁墩损坏,窗格扶栏残缺。古建专家与匠人们从残留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修复线索,研究相同时期的古建形制,遵循“最少干预”原则进行保护性修复。
如今,完成修缮的黄培松故居已被“活化”利用,成为福州市美术馆新馆。
福州台江历史文化古街区今天能够蝶变重生,活色生香,除了福州市和台江区政府合理规划,斥巨资抢救性修缮,也有赖这些古建筑专家和匠人,令这些被精心保护的古厝风貌、这些雕刻在古建筑里的汉字与手工、这些陈列在大地上的建筑遗产再一次获得了生命,让今天的我们,有机会触摸福州古城历史的脉动。
(来源:艺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