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佩戴耳机,获得更佳收听体验
三坊七巷,福州的名片,是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汇聚地,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是“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
而位于其中衣锦坊内的“水榭戏台”更是古时上流社会的浮光掠影。
沿着青石板,由衣锦坊的东口北侧而入,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处宅院,便是水榭戏台的入口。
这里是郑氏大院,原为清嘉庆年间进士郑鹏程的住宅,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此后长期为孙氏子孙居住。其中的水榭戏台极富特色,是福州民居中罕见的。
久而久之,“水榭戏台”成了这方宅院的“代名词”。
步入宅内,抬头可见斑驳的牌匾。再穿过数个回廊,踏过几道门槛,来到一处偏厅。
举头“盛世耆英”,左一联“行仁义事”,右一联“存忠孝心”,抚摸着柱体,感受时间在它身上残留的痕迹。
往右一转,便是花厅,可以看见静立于水中的戏台。
水榭戏台始建于十六世纪的明万历年间,称之为“水榭”则是取其建在水上之意,这也是福州目前仅存的水上戏台。
水榭戏台屋脊灰塑,檐角高翘,充满着别样的力感,顶棚由四根杉木柱子支撑。
这座戏台的独特之处当然不止于此,水榭戏台的结构建造呈现三面透空的样式,下部架空在水面上,利用了水的回声,为戏曲表演时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效果,也使乐曲更加清脆悦耳。
池远 摄
观赏戏曲最佳的位置便是对面的花厅了,双层楼阁的设计,从一个方面上体现了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观念。
每年正月初三或是有婚嫁喜事之时,在主人家的邀请下,前来聚会的亲朋好友们会依照男女之别就座。男宾在楼下品茶、听曲儿,女眷们则在楼上观赏闲聊,而重檐的巧妙设计,让男宾从楼下往上看,却也看不到楼上的女眷。
黄立新 摄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们围坐在花厅里、戏台边,听着台上婉转悠扬的唱词,在亭台丽影的倒映波动中,别有一番情趣。
叶义斌 摄
百年老宅的历史就在这亭台水榭中悠悠度过。几经修缮后,花厅内的座椅呈现一副崭新的面貌,后面的牌匾倒是有几分斑驳,新旧映衬能令人在此处看戏时有种时光更迭之感。
而游客行人每每到此,往往也不禁发出“人生若此,夫复何求”的感慨。
这一次,我们在水榭戏台,厝里有故事,期待下一次,继续在福州的街头巷尾中相遇。
❖ 摄影:林鸿杰
❖ 后期:林羽晗
❖ 设计:马沄钦
❖ 编辑:王婧 钟鸿图
❖ 监制:刘梦霆 申哲
❖ 节目总监:刘必泳
❖ 总策划: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