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种海鲜能吃吗?回应来了!
说起淡菜,这可是福州人最喜欢的贝类海鲜之一。不过,日前,秦皇岛海渔局发布了一条食用海虹(即福州人称为“淡菜”的贻贝)致多人中毒的预警,这不免让市民有些担忧:淡菜还能吃吗?记者今日专门咨询了福州市海渔部门技术专家。
4月30日,秦皇岛海渔局发布了一条食用海虹致多人中毒的预警。
预警内容表示,近年来,北方沿海县市发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根据近期当地海渔部门检测,淡菜麻痹性贝类毒素超出安全限量值标准2倍以上,食用者容易出现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甚至呼吸停止等症状。
文中介绍,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海虹食用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所致,3月随着气温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增加,到6月才会降至安全限量值以下。
那么,福州人还能愉快地吃淡菜吗?
对此,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中心的专家表示,实际上,麻痹性贝类毒素可能会出现在淡菜、蛏、花蛤等摄食微藻的滤食性贝类体内。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会密切监测,如果出现影响安全食用情形,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预警。消费者只要严格遵守相关部门的权威消息,在正规购物场所购买海产品,一般食用这类贝类还是比较安全的。
那么,秦皇岛海渔局提到的3月以后,海虹体内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会升高,直到6月才会下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专家释疑表示,这是因为3月到6月这一时间段刚好是赤潮多发期,而海虹如果食用了有毒赤潮海水中的有毒藻类,继而容易产生毒素并蓄积在体内。专家表示,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针对滤食性贝类产品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超出安全限量值的情况,禁止采售是涉及海域的当地相关部门会采取的应对举措之一。
说到福州本地的情况,专家表示,4月到6月为我市海域赤潮多发期,但我市对赤潮的跟踪研究,已经持续20多年。从4月一直到6月,每周一和每周四,福州海渔技术部门会对我市海域的10个固定监测站点加密监测是否出现赤潮活动,监测内容之一就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从目前来看,并未发现滤食性贝类产品麻痹性毒素超出安全限量值的情况。
“如果出现有毒赤潮活动影响海产品食用安全的情形,我省海渔部门也会及时发出食用预警。截至目前,这种情况并未出现,对福建本地出产的淡菜,市民可安心食用。”专家表示。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与海洋渔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一旦收到相关部门通报将立即组织开展流通环节核查处置。
同时,节日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督促商户落实进货查验责任,防范相关风险。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刘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