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百年蔗”成了“致富蔗”
水雾升腾的制糖工厂内,成捆的甘蔗榨成汁,工人们翻动锅铲搅拌蔗糖,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香气……每到小雪时节,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就开始忙碌。
又是一年制糖时。9日,在“百年蔗”母本蔗地旁,一年一度的“百年蔗”开镰仪式如期而至,吸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国家甘蔗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等专家大咖,四方宾客辐辏而至。
从2017年首届“百年蔗”旅游文化节起,这片被村民世代守护的甘蔗林声名渐隆,正在成为松溪县的“金字招牌”、闽北绿色稀缺资源“点绿成金”的一个样本。
让“传家宝”发挥价值
万前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理位置闭塞,交通不便。然而正是缘于交通不便,小山村意外保住了300年前的“宝贝”。据史料记载,“百年蔗”种植于清朝雍正四年末,由万前村魏氏家族栽种,已有近300年历史。
用蔗熬糖,万前村由此诞生了走街串巷的贩糖村民,不过由于土法熬制的蔗糖价格不高,效益不彰,村民大多改行,漫山遍野的甘蔗林换成了水稻、茶叶等。饶是如此,土地作物换了好几种,村里还是发展不起来,村里的人也渐渐外流。
都说“百年蔗”是个宝,但这个宝贝在村子里又有什么用呢?守着“百年蔗”这块宝,村民们并不甘心。
2012年,万前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百年蔗合作社,辗转思考之后,万前村决心还是从人无我有的稀缺资源出发,专心做好“百年蔗”。
一开始,村民们对种甘蔗制红糖的路子心存疑虑,大家都持观望态度,没人愿意入股。
村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先种先试,7名党员干部拿出自家近5亩田地,并筹集资金15万元,购置新设备,组织人员到浙江义乌学习制糖技术,进一步提升蔗糖品质。
村民王仕有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7名成员之一。“我们家是魏氏家族的后人,当时就是想赌一把,把自家的东西重新做起来。”王仕有告诉记者,就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儿,“百年蔗”红糖打造出质好价优的优势,合作社实现了11万元的盈利。
尝到了甜头,更多的农户愿意入股发展生产。原有7名党员和愿意入股的30余户农户筹集100余万元,建设了2000多平方米的“百年蔗”制糖厂,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
2013年,万前村的第一座大桥建成通车,解决了交通问题,“百年蔗”产业的发展欣欣向荣。
两年之后,村党支部采取股份认购方式,再次号召村民入股,带动农户增收。最终,村集体入股持有合作社5%的股份,全村208户村民认购了其余95%的股份。“我们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共同致富。”万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东旭说。
2018年,全村种植甘蔗310余亩,合作社制糖量近4万公斤,村集体分红收入达15万元,村民人均种植及分红收入达5000元以上。
今年,“百年蔗”从当年仅存的0.7亩扩大到了480亩,亩产达到0.5万公斤,收益稳定在每亩5000元。除万前村外,松溪县还在其他6个乡镇试种,计划在2021年扩种到2000亩,3年内扩种到1万亩。
突破“只做糖”的局限
目前,“百年蔗”产业已从最初红糖的粗加工发展到针对不同功效开发的精细加工,从单一产品到多产品线并行,已研发出零食、酒、功能性饮料等产品。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成说,这几年来,“百年蔗”品牌已经走出了大山,在食品领域初级开发上迈出一大步,但是与其他品种的甘蔗相比,“百年蔗”在含糖量、亩产量上都不具有优势。如果只走传统制糖的路子,产业很快将遭遇“天花板”。
“我们产业的升级还是要依靠专业的力量来加持。”周东旭说,村里和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科院等相关科研院所及各级农业部门合作,首先在栽培、生产前端上实现破题,实现“百年蔗”从万前村扩繁种植到全县各乡镇。
2018年,万前村申请了两支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派驻到万前村,县里还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深度合作,从食品向制药领域进军,深掘“百年蔗”的价值。
“我们有很多优质的特色产品,有科研机构从专业的角度做支撑,校地合作,解决健康养生产业在创新能力、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才能往前再迈一大步。”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说。
同年,县里成立“百年蔗”产学研领导小组,全资国有企业民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负责“百年蔗”品牌孵化、知识产权保护、康养文旅打造等专业性的市场对接及农工旅融合发展工作。
“扩大规模、做大产业不可或缺,但我们也关注如何提升每亩的产值效益。每亩价值从2万元跃升到20万元,这个变化是很大的。我们已经注册了‘万前百年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它作为稀缺物种的品牌价值,接下来就是深挖产业链,在产业品类价值上进一步提升。”黄美萍表示。
9日,第三届闽北特有稀缺资源开发学术会议在松溪召开,研讨后疫情时代科学开发闽北绿色稀缺资源,“百年蔗”产业迎来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我们要在保护它的基础上,从它特有的成分中做文章,可以在稀缺物种保护开发上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成说,目前药研所针对“百年蔗”内富含的多糖成分以及它的“长寿基因”,正在开展各项药用价值的研究。
一业兴,百业兴。万前村的人气越来越旺,有村民回乡建厂,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参与“百年蔗”在电商渠道的推广销售。目前,“百年蔗”同步上线了淘宝店、微商城,每周定期直播卖货1~2次。
去年,村里把蔗园里的机耕道改建为仿古步道,开了第一家民宿,集产品展销、特色美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乡村集市在今年建成,为文旅融合铺路垫石。同时,村里打造的国内首个世界百种甘蔗种植科普博物馆已具雏形,游客可以观赏到世界上100余种不同的活体甘蔗。
“在未来的规划上,我们还会引进龙头企业来进行大体量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将松溪独有的‘百年蔗’绿色稀缺资源打造成科学扩繁种育、创新研发生产、大健康养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样本。”黄美萍说。(记者 蒋丰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