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点亮工艺美术创新灯塔:传灯探路 汲古开新
自去年成功创办之后,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厦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创意工美”系列活动再次走进海峡两岸文博会现场。本届系列活动推出创新作品大赛入围作品展、知名品牌推荐展、鹭岛学术对话等活动,不仅进一步推动学术、行业和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还邀请全国顶尖专家和艺术大师,聚焦研判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全新风向,把工艺美术推向全新的理论深度和学术高度,也为艺术创作和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应时而变 学术先行探路
今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顺利换届。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班子上任后举行的行业盛会,本届“创意工美”系列活动传递出全国工艺美术创作、研究、发展的全新动向。
“由于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本届创新作品大赛在去年陶瓷、金属、玻璃、纤维、漆艺、雕刻六大门类基础上,增设其他艺术即综合类作品的征集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毛增印介绍道。
“今天的工艺美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要求我们从文化、艺术和学术的角度,把握、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表示。
“学术是第一位的。”毛增印透露,面对时代和行业新动向,理论和学术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全新高度。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理论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正在筹备成立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会将由行业专家和工艺美术大家组成,作为学术带头人为各专业和门类把脉引航。
此外,在建党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正在依据工艺美术门类,在各地密集筹备系列红色主题专项展览活动,前期将确立学术标准,严把展览品质。
汲古开新 重塑传统价值
在学术为先的思路指导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据“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价值重构与创新传播”“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等主题,精心甄选邀请多名行业大咖参与学术对话活动,结合自身的研究创作,围绕工艺美术传统与创新之辨进行深入研讨。
杭间认为,创新创意成为今天工艺美术发展的主流,并不意味着要丢弃传统,而是达到传统高度的基础上超越传统,融入当代生活;另一方面,工艺是随时代而变的,否则我们就只有古代的工艺。今天的传统工艺即便是完全恢复到传统最高高度,也不可避免糅合包含当下手工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因此,对传统工艺的丰富遗产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的观察、分析、整理,再结合当下工艺技术开展创造性转化,成为不少艺术大师长期致力的工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自称是一名“绣娘”,她常年奔走日本、美国、英国各大博物馆和敦煌,从事敦煌刺绣藏品的挖掘、梳理、研究与复绣工作。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邹英姿不仅发现并复原失传已久的“劈针绣”技法,还与自己擅长的苏绣工具、材料、技法相融合,发明“滴滴绣”针法并成功申请专利。
邹英姿介绍,“滴滴绣”针法突破苏绣“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传统规则,以短针脚减少丝线反光,适于表现苍莽朴拙的题材,大大拓展了绢丝刺绣的艺术表现力。今年8月,以“溯本开新”为主题的邹英姿个展在苏州博物馆举行,在美术界引起热烈反响。
好风借力 本地工美乘势崛起
海峡两岸文博会与中国工艺美院的强强联合、“高位嫁接”,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文博会的影响和品位,更推动厦门乃至福建工艺美术创作击穿瓶颈,向更高水准迈进。
泉州安溪被称为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但早年明显存在创新能力弱、没有自主品牌等问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安溪教学实验基地成立四年多以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黄维结合在基地的教研经历,对地方工艺美术创新升级开出“药方”——传统工艺要具备当代价值,就必须抓住当代人需求,用当代设计理念提炼传统符号。
“在我看来,福建、厦门工艺美术本来就拥有深厚基础和突出地位,但在学术性、创新性方面较为欠缺。近年来文博会主办方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手推出的多项活动,为本地工艺美术界注入全新养分,大大提振了青年工艺美术家的创作能力和活力。”厦门海沧漆里艺术营创办人卢平安表示。
在近年文博会工艺美术系列活动启迪下,漆里艺术营致力于接续漆艺的传承与创新。在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海沧台商投资区展厅中,由中国漆艺大师郑力为、台湾漆艺大师杨丰诚指导,漆里艺术营成员周建平主创完成的《红梅图》漆画首次面世展出。该漆画以吴昌硕作品为底本,用漆艺表现手法进行卓越的再创作,既有原作的神韵,又因为大漆特性,具备了比纸墨更恒久的魅力和高贵的质感。此外,漆里创新推出的茶器、香器、手镯、吊坠等精致漆器也备受青睐,去年更是与北京故宫成功签约,成为全国首家与故宫开展创意产品合作的漆艺机构。
(记者 周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