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石材产业,做好红色旅游,发展绿色农业,引来“蓝色”房车
罗源百丈村: 退一进三 打个翻身仗
红军铁索桥。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黄益辉 文/摄
曾经,在村民眼中,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是“白色”的——石材成堆;如今,在游客眼中,百丈村是“三色”的——红色景点美,绿色农业强,“蓝海房车”新。
作为革命老区村,百丈村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退出石板材这一支柱产业,发展红色旅游、绿色农业等,获评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州市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打了个翻身仗。
“红军食堂”建成开放。
映山“红”乡村旅游动力足
沿着白塔乡环乡三级公路行驶,秀美的山间景色从身边掠过,矗立路边的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最先映入眼帘,仿佛在向游客诉说那段烽火岁月。
据记载,1934年7月,由寻淮洲、乐少华等人领导的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从江西瑞金出发,8月12日进驻百丈村,在陈氏大院设立指挥部,详细制定攻打罗源县城的方案。8月14日凌晨,经过激战,先遣队一举攻克罗源县城。
百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在建说,这处旧址现已列为省市县党史教育基地、省市革命老区教育基地、福州市委党性教育基地,成为一张鲜艳的红色名片。
“这几年,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在建说,以前百丈村是薄弱村,以石板材加工为支柱产业,生态遭到破坏。前几年,为了守护绿水青山,全县石板材加工产业统一退出,百丈村短时间内没有形成产业接续,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务工。
红军公园雕塑,诉说烽火岁月。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这两年,我们从建设指挥部旧址开始,陆续建成战前广场、红军剧场、红军食堂等,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能满足户外拓展、体验红军餐等需求,初步形成内涵丰富、服务完善的红色研学基地。”百丈村旅游解说员张琛介绍,去年百丈村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
近日,福州中加学校600余名师生来到百丈村参加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参观革命旧址,体验红军铁索桥。
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百丈村还争取利用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红色旅游综合体,包括修缮革命烈士故居、建设红军训练场暨罗源县青少年户外拓展基地、红军果园、游客服务中心等。
百丈村砂糖橘即将进入采摘季。
主旋“绿”生态农业能量足
从指挥部旧址大门前向远处眺望,连绵山坡上绿意盎然,硕果盈枝。半个月后,这片200亩的砂糖橘将进入采摘季。
“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我们推动农业转型,形成一定的规模。”吴在建说,过去,村里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地瓜等。2017年以来,种植大户先后引进了砂糖橘、油柰、杨梅、槟榔芋等品种,总面积达500多亩,形成“旅游经济+特色生态经济”双轮驱动格局。
村民黄珠珠在180多亩荒山上种植果树,打造红军果园,吸收脱贫户工作。他还打算联合数家龙头农场,共同开发农家乐、垂钓、露营等农业观光综合体。
“红军商铺”颇具特色。
现在,越来越多吃“石材饭”的村民,吃起了“旅游饭”,有的办了养鸡场,有的开起红军小卖部,有的种蔬菜、红薯、地瓜等,不愁没有销路。
“红军食堂和房车营地定期收购村民的生态农产品,同时提供十几个就业岗位,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吴在建说。
引入“蓝海房车”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房车“蓝”特色营地人气足
要吸引人气,指挥部旧址是一张名片,而房车营地是另一张名片。在红军广场旁边,一块花园式空地上停放着10辆亮丽耀眼的房车,这是由福建蓝海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蓝海房车”。
“我们看好这里的旅游潜力,所以建了这个房车营地。”房车项目负责人缪淑华告诉记者,营地集住宿、休闲、康养于一体,一次性可容纳50人住宿,已于11月初开业。
记者了解到,房车营地还有机融入红色元素,以革命地点命名了“古田号”“瑞金号”“百丈号”等房车。
除了吸引创客和游客,百丈村还积极筑巢引凤。去年底,白塔乡环乡三级公路网建成通车,将10个行政村与104国道串联。游客从福州市区出发,驱车上高速公路,预计45分钟就能到达百丈村。
“百丈村是白塔乡红色组团的核心村,我们准备在三到五年内打造一个红色文化生态康养旅游区,让白塔乡旅游更上一层楼。”白塔乡副乡长李棋说。
学生参加红色研学活动。
□小贴士
交通:从福州市区出发,经绕城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转入104国道,前往百丈村。
景点: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罗源(百丈)指挥部旧址、红军公园、红军食堂、房车营地、百丈龙潭瀑布等。
美食:砂糖橘、红薯、地瓜、水晶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