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不仅把没有油田的福建推进石化强省行列,还从小渔村蝶变为一座石化新城
福建泉港:破解石化产城融合发展的难题
锦绣湖美景 陈晓龙摄
泉港,因良港而得名,因石化而兴城。
20年时间,昔日的盐碱地蜕变成了大公园,昔日的海滩涂变成了产业园,昔日的旱坡地崛起了新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之滨的泉州市泉港区,即将迎来建区20周年。
这20年来,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泉港一路奋进、一路奔跑,立足产业优势,做足石化产业文化,以产业崛起带动城市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最终落脚点,交出一份百姓满意的厚重答卷,成功破解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如何珠联璧合的难题。
石化版图从零到人均GDP泉州市第一
在中国化工版图上,泉港绝对算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93年福建炼油厂建成投产到2009年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建成投产,再到如今的石化产业集群,历经20多年开拓进取,泉港打造出“中国石油化工泉港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九大炼油基地之一”这些国字号品牌。
对于福建经济发展而言,泉港亦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福建炼油厂的建成不仅结束了福建不产一滴油的历史,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更是将没有油田的福建推进石化强省行列。泉港石化产业,是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布局。
在国家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在湄洲湾建设一个大型石化基地的构想,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89年1月,福建炼油厂工程项目正式动工。1993年9月,福建炼油厂建成投产。1996年4月,作为泉州市的县级政府机构,肖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准成立;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泉港区。不得不说,无论肖厝管委会的成立,还是泉港区的获批,推进石化项目建设进而打造石化基地无疑是最重要的考量和最现实的需要。
泉港区持续秉承“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理念,全力推动石化产业集聚。目前,泉港是中国石油化工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和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千亿产业基地。2015~2019年泉港GDP连续突破300、400、500、600、700亿元大关,2019年GDP总量居福建省第20位,人均GDP居福建省第3位、泉州市第1位。2020年上半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2.06亿元,外资利用、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项目投资等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地方收入等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二;总投资500亿新台币台湾国乔项目,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首次为单个项目视频见签。
辖区内的泉港石化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已开发利用18.84平方公里,2019年石化产值达1111亿元,2013~2020年连续8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20强,排名从2018年第16名上升至2019年第14名、2020年第12名,是省内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条件最优越、产业生态最成熟的石化基地。
泉港是国家一类口岸、首批对台直航点和福建省“两集两散”重要港区。该区已建成码头泊位10万吨级3座、7万吨级2座、5万吨级1座、3万吨级1座和一批千吨级码头泊位,在建5万吨级泊位2座,基本形成以油气化工储运为特色,以深水泊位码头为主体,配套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码头泊位群。2020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969.77万吨。
新城一角 刘燕林 摄
新城建设实现“提品质”“高颜值”
锦绣广场、植物园等网红地,在泉港区家喻户晓。今后,该区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地点将越来越多,如福厦高铁泉港站、岩山公园等。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平坦的沥青路面,整齐的路沿石,栽植香樟、秋枫的绿化带,泉港区主干道祥云路芳华绽放,行车其中,心旷神怡。
祥云路上的泉港首座人行天桥通行、遍布城区的“小黄人”站点、奔跑在道路上的“绿巨人”新能源公交车……让泉港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城建设带来的福利。
建区伊始,泉港基础设施基本从零起步,20年来,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泉港文化中心、泉港会议中心、泉港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锦绣公园、植物园、玉笏朝天公园、红星生态园等项目逐步落地,街头绿地多点开花。
从建区时的弱基础,到如今的高楼林立、城市功能丰盈的品质新城,有目共睹的变化来自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建区以来,泉港累计投入产城融合项目资金达到50亿元,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区初具规模,城市形象明显改观。2014年,泉港区被列入泉州市“产城联动新城区”改革试点;2016年,泉港入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数十年一步一个脚印,泉港实现了城乡面貌从“小村镇”向“新城区”的巨大变迁。
飞速发展之下的泉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厂村混杂”逐渐成为泉港历届党委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让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珠联璧合?泉港迎来了新的挑战。
为彻底解决“厂村混杂”的历史遗留问题, 2017年泉港启动了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项目,在石化厂区和居民生活区建设绿化隔离带,涉及3个镇17个建制村,约5.3万人,斥资约355亿元。1万多户、5万多名居住在安控区内的群众盼来了从“乡下人”到“城里人”、从“忧居”到“宜居”的大好时机。
这无疑是一项“超级工程”。那么,如何做好做细涉迁群众的安征迁工作?
泉港区加快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坚持“保供应、稳房价、促动建”,分批组织、有序推进商品房上市供应,近年来办理预售房地产项目77个,上市房源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最大限度满足动迁群众房票安置购房需求,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特别是引入恒大集团、世茂集团、源昌集团等一批品牌房企,使得泉港市场供应多样化且项目品质明显提升,大体量楼盘带来巨大人流量还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配套,推动泉港区房地产从“头层皮式”开发到“集中成片”布局,城市建设从“规模扩张”向“量质齐升”转型。
为了让被征迁群众“进好城”,泉港在全省首创“房产超市”模式。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造福百姓”的原则,将参与房票安置签约的房地产项目集中起来,统一进驻房产超市,为交易双方提供集房产展销、洽谈签约、交易办证、房票结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区、镇区加快转移,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
6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免费体检 刘泽阳 摄
家乡的早晨 林建祥 摄
民生投入是一条大幅上升的曲线
2020年,泉港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教育基建项目28个,总建筑面积约27.89万平方米,计划投入约12.75亿元;年度计划投入约4亿元,预计今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5100个,可满足群众就学需求,有效缓解城区入学压力。“十三五”以来,泉港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近3.8亿元,成批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新改扩建项目。至今年秋季,已累计完成校舍新改扩建项目49个,新增幼儿园学位2835个,新增小学学位15050个,新增初高中学位5840个,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破解“入园贵”问题,该区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至2019年秋季,全区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3所,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1.34%。2017年起,泉港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每年免除学杂费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从小学到普通高中阶段共12年“普惠制”免费教育。
这是泉港建区20年来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翻开泉港区的“账本”,民生投入是一条大幅上升的曲线,公共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不断提升。建区20年来,泉港倾心为民,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每年把80%以上本级财力投入到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不断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推动“基本民生”向“质量民生”转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2017年全区市定150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提前“摘帽”;成立了以12名先进村支书为导师的“村支书导师团”,为挂钩贫困村发展理思路、找路子、出对策,全部消除空壳村、薄弱村;建成界山农村电商产业园、峰尾福多多香业、割山鸿兴海带养殖基地等7个区级特色扶贫基地,带动村财和农户增收。
社会保障稳步提升。该区“救急难”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自2015年以来,共发放各类救助金4300多万元,救助2.2万多人次。同时,创新“505微公益”救助新模式,从困境家庭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入手,发出“微心愿”,通过网络平台认领的形式,方便公众参与公益活动;建设完成综合社会福利中心1所、乡镇敬老院6所、日间照料中心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70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100%。
医疗体系不断健全。2013年3月,泉港在全省率先试行“先看病后付费”新型诊疗便民服务,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泉港区高位“嫁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组建医疗联合体为突破口,实现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对疑难、危重病人可开展双向转诊、著名专家预约手术和远程会诊、远程协同门诊、远程查房、远程读片等多种成熟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福建名医”;2018年在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办医的基础上,探索打通省、市、区、镇、村的“3+2+1+X”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有效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让泉港及周边区域的广大群众真正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安全的省级优质医疗服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泉港先后荣获“中国海港文化之乡”“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中国海盐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北管、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拥有3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福建省传统村落、3个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土坑村古民居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零的突破。(吴军华 李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