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街道太城溪北前亭段。福清石竹街道供图
福州新闻网11月10日讯(记者 邱陵)福清石竹街道辖内山水资源多、外来人口多、企业厂区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污水直排、乱丢垃圾和管线混接等乱象,面临水域治理的巨大压力。近年来,石竹街道巧用“加减乘除”法,开展水质提升工程,全力守护一湾清水,打造水清景美河道。
“加”强支撑,夯实治理保障基础
据悉,石竹街道建立水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12个治理小组,坚持日常巡河每日一通报,每周一报表,将水域治理网格工作纳入党政联席会固定议程和村居年终绩效。
在保障方面,石竹街道建立标准化河长办公室,配备街村两级工作人员14名和河道巡逻车,在13个重点水域安装监控探头。
资金方面,制定下发《石竹街道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验收及奖补工作方案》,明确村居30%和街道70%的奖补比例。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水域治理工程55项,铺设雨污管线近2.5万米,清淤长达1.5万米,下拨资金950万元。
“减”少弯路,谋定后动分类施策
针对属地内三大水系,石竹街道探索建立“3+3+3”治理工作法。首先是摸排,在不同水域间设立水质监测断面8个,建立“大晴天+下雨天”“观水量+测水质”“空中拍+陆地巡”三合一摸排法,确保沿溪沿渠排口“无处遁形”,摸排精准到位。
其次是溯源,深入分析各排口情况,采取“周边群众借力”+“专业勘察助力”+“分段检测发力”三力同发,通过向辖区内干部群众问询,配合专业力量勘察出的水系、管线等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分段检测的方式,切实明确污染源头,为治理打好基础。
第三是立项,将污染源细分为7个项目,分类建档立卡,召集村居+相关职能部门+社会专业力量三级分析研判,共同制定整治方案,建立“两单一表”,确保治理成效不反弹、不回潮。
“乘”势发力,多级联动共同治理
水域综合治理不能单打独斗,要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才能事半功倍。
为此,石竹街道用活用好“镇街吹哨、部门报道”政策福利,全面建立“1+5+N”模式,即以街道河长办为枢纽,城管、住建、环保、工商、农业等5个部门指派专人负责,周边园区、镇街等外单位联动会商行动。
据统计,截至目前主动报送各级各部门涉及水域治理专报18份,发现各类问题17个,联合福清市直、园区等单位开展整治、排查、督导等行动20场,累计清除违规养殖场8处,关停整改散乱污企业11家,拆除、封堵偷设私设排污口15处,全力破解街级水域治理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难题。
“除”虚求实,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治理过程中,石竹街道坚持在求真务实中稳扎稳打,努力实现“时间、质量、成本”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最大效益。
一方面,要扫好“自家门前雪”。坚持以雨污分流为治理基准,深入分析属地各村居的区位特点,选取真丰村、霞满村、高仑村等作为雨污分流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动街道雨污分流工作。
同时,严把项目竣工验收质量关,主动邀请福清市住建局、管养公司等对已建或在建项目进行验收指导,累计完成17个市政污水管网接驳口的溢流井整改工作。目前,属地90%已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另一方面,还得管好“他人瓦上霜”。石竹街道制定了中长期水域治理规划,将属地内治理项目分为属地短期内可整改、属地长期坚持整改、属地外单位督促整改和市政项目配套支持的“四大清单”,共设项目45个,及时跟踪上报,全力支持配合,落实落细属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