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乡村振兴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爱心厦门”标刻城市文明新高度

2020-08-07 08:24:29来源:福建日报

  开展爱心结对、运行爱心屋、设置爱心驿站、救助重特大罕见病……弘扬爱心文化,建立长效机制,一场全方位的爱心行动在厦门推行

  “爱心厦门”标刻城市文明新高度

  这个盛夏,爱心涌动厦门,热情似火——

  走近社区,崭新的爱心屋在全市各区各街道“开张迎客”,一批残疾人上岗就业;烈日下,环卫工人走进爱心驿站喝水歇脚,执勤的交警、奔忙的快递员、送餐员等各类户外劳动者也有了落脚休息的地方;困难群众家中来了结对的“亲人”,帮扶的党员干部时常登门嘘寒问暖,留下一张张“爱心联系卡”……“爱心厦门”建设正在厦门全市广泛开展。

  “爱心厦门”建设始于去年底举行的全市“爱心厦门”建设动员大会。会上,厦门提出实施“爱心助残”“爱心敬老”“爱心济困”“爱心扶幼”“关爱特殊岗位工人”等五大行动,深化“开展爱心结对”“倡导爱心捐献”“优化爱心志愿服务”“营造爱心文化”等四项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建章立制,促进工作推进。厦门市委号召广大市民奉献爱心和力量,形成建设“爱心厦门”的强大合力。

  半年多来,爱心厦门建设持续推进,爱心善举层出不穷,厦门成为更温暖、更宜居的花园之城。

  结对帮扶传递城市温度

  对家住思明区东坪社区的白先生来说,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候——妻子在生育二胎后昏迷不醒,长期在医院卧床治疗。新生的孩子和正就读初三的大女儿,以及两位老人都需要他照顾。身为驾驶员的他收入不高,高额的医疗费和心理压力几乎将他压垮。

  今年年初,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三级高级警长李德润听说了白先生的情况后,主动敲开了他家的门。

  带上果篮,李德润为白先生的女儿送上资助学费,鼓励他们一家人坚强渡过难关,还当场和白先生的大女儿结成对子,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

  “尽管李大哥工作很忙,可是他经常来电话、发微信问有什么困难,把我们家的事当自家的事。”白先生说。

  促成李德润和白先生一家从“相逢不相识”的邻居,到成为有困难能求助的“亲戚”,正是得益于“爱心厦门”建设深化的爱心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机制。

  厦门通过“爱心结对”号召全市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和各基层党支部带头主动作为,对孤困儿童,孤寡、特困、独居老人及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

  不仅是“上个门、露个脸”,爱心结对要求党员干部“结对对象重病住院必到、子女辍学或待业必到、意外灾害必到、家人去世必到、重大节日必到”,在密切联系中,切实将温暖送到困难户心坎上。同时,建立动态跟踪调整机制,摸清困难户底数,设置爱心联系卡,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确保精准帮扶、有效帮扶。

  截至目前,厦门全市共有3899个基层党支部和7678名党员干部和困难群众结成对子。此外,还发动全市133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爱心结对155个困难户。

  爱心风景在鹭岛街头流淌

  日前,在湖里区湖里社区的爱心屋内,43岁的陈美瑜(化名)正弯着腰整理货架上的各种饮料。

  “天气热,我们店里的饮料卖得很好。”陈美瑜的眼中泛着光芒。这间已经拥有不少品类商品的爱心屋承载的是她再就业的梦想。

  2015年因为脑瘤动了手术后,陈美瑜落下半身偏瘫的后遗症。想再度融入社会的想法和家庭经济压力让她走出家门找寻工作,却四处碰壁。

  幸运的是,在“爱心厦门”的推进中,厦门建设了一批“爱心屋”,吸纳残疾人就业。

  如今,每天陈美瑜和另外2名残疾人同事轮流值班,一天上班4个小时,每个月能领到1800元工资,街道还为他们缴交五险一金。

  “我们只要负责看店、结账就可以,进货、搬货都有社区的人帮我们,听说以后营业情况好还能领到奖金。”陈美瑜说,现在自己不仅有了收入,还能照顾读小学的孩子,她十分知足。

  据悉,厦门全市已建成并运营爱心屋41家,首批安置残疾人(含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属)和援助中心学员120多人。

  和爱心屋一样成为厦门街头爱心风景线的,还有目前遍布全市的爱心驿站。在位于思明区西浦路上的马路天使驿站,微波炉、热水壶、药箱、充电器、更衣室、淋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下午3点钟左右,负责附近道路保洁的环卫工人苏丽娜总是习惯到这里盛点茶水,歇歇脚。她说,以前自己带的水喝完了,总要向公厕管理员或熟悉的店家讨水喝,累了只能在树荫下就地坐会儿。现在好了,“冷天有地方取暖、热天有地方纳凉,渴了有热水供应、累了有站点歇歇脚”。

  目前厦门已面向环卫工人设置了507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初步统计能满足约89%的一线环卫工人的工间休息需求。此外,还设立了一批“交通一家亲”驿站、工会驿站等,面向一线养护工人、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等人群提供暖心驻点。奉献爱心、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爱心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市民。

  爱心接力 以爱筑城

  “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更多地把资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最迫切的领域,让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以爱心润泽社会和谐”——这是“爱心厦门”建设的美好初心和坚持。

  上月15日,由厦门市爱心办主办,医保、民政、民宗、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协办的“重特大罕见病救助协议签约仪式”在厦门市儿童医院举行。身患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戈谢病的小轩宝(化名)、罕见恶性肿瘤“尤文肉瘤”的小婷婷,以及出生不久就被确诊为“婴儿型庞贝症”的恩恩——3个饱受重特大罕见病折磨的孩子和他们背后濒临崩溃的家庭,幸运地成为厦门“爱心医保”救助的首批对象。

  一场爱心接力正围绕重特大罕见病患儿展开:由厦门市爱心办牵头统筹全市爱心资源,构建起“医疗保障+慈善捐赠”的重特大罕见病帮扶新渠道,在重特大罕见病患儿的治疗费用上开创“患者承担一部分、药企让利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的“1+N”多元化社会救助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厦门还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沟通药企、药店、救治医院等,为患儿争取赠药及价格优惠,理顺特殊治疗药品的采购配送等流程,协调提供优质规范的诊疗服务,让患儿在就医过程中更加省心。

  举全社会之力,汇聚各方爱心,这是厦门打造爱心城市,让爱心在厦门上空恒久激荡的力量来源。在“爱心厦门”的倡导下,更多爱心故事正传递着城市的温度——

  由厦门市慈善总会设立的“爱心厦门”专项基金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超1800万元捐款;100余家在厦国企、民企主动加入“爱心企业清单”,为经营爱心屋的残疾人提供优惠货源;73万多名厦门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全市共有志愿服务驿站百余个,志愿服务团队4000多支,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超3.6万个,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成为“发光发热”的一员。

  (记者 林丽明 杨珊珊 吴在平)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