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派”诗人之一!百岁诗人郑敏的传奇人生

来源:海峡都市报

“九叶派”诗人之一!百岁诗人郑敏的传奇人生

郑老百岁生日时与女儿童蔚合影(本版均为童蔚供图)

  10年前的高考语文,福建的考生曾遇到这样一首福建籍诗人的诗——《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这首诗是“九叶派”诗人之一郑敏的早期作品。郑敏至今仍思维清晰,虽不能说目明,但还算耳聪,7月18日刚在北京度过了她的百岁生日。因为在特殊时期,郑敏先生的女儿、诗人童蔚并未为老人举办寿诞的庆祝活动,而是在家中与家人办了次“云上聚会”,同时录制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郑敏老人说,“我每天都觉得,我还没走完呢!”这段视频被童蔚放到了网上,网友们惊呼,老诗人太有气质,语言表达准确而富诗意。

  “我每天都觉得,我还没走完呢”

  1920年出生的福建女诗人郑敏,百岁生日却过得极其简单,家庭的“云上聚会”中,女儿为她录制了一段视频,这不仅是给家中的晚辈说的,也是给读者和网友说的。郑老开始没明白屏幕的对面是谁,“他怎么半天都没理我?”明白了之后,她又打趣自己掉了的牙,“那我嘴闭不闭啊?”

  女儿引导她说:“你就先说,我是诗人郑敏。”她却说,“我是念书的郑敏!”也许在她想象中,念书远比自己的其他标签更重要,自己就是个读书人,“我已经100岁了,可是,我每天都觉得,我还没走完呢!”

  郑敏先生在视频中说:“我想和大家说好些话呢,但是这些‘好些话’啊,有点像一晃而过。我从这个到那个,从那个又到那个,始终呢,还没觉得我已经达到最高处了。”

  郑敏先生祝福大家说:“永远要觉得走不完想走的路。会渐渐地在这个世界里头,看到自己的某一种进步,然后很享受这个进步的过程,又有了新的感受。我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一些(通过努力)可以看到的东西。”郑敏先生觉得:“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复杂,但又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就带着希望往前走,但这里头,绝对难说(不好说)是直接往前走便是胜利了,还是耐心地在哪儿研究,是不是已经打开了点好玩的(东西)了。”

  郑敏老先生的祝福让网友惊呼:好优雅的百岁老诗人!说得好哲学,好有诗意!

“九叶派”诗人之一!百岁诗人郑敏的传奇人生

年轻时的郑敏

  祖父是清代福州有名的词人

  郑敏本名王敏,出生在北京,祖父王允晢是清代福州颇有名气的词人,曾与陈衍、何振岱等文人商议修复西湖宛在堂;王敏的父亲王子沅曾留学法国和比利时,专攻数学,后进入外交界;母亲林耽宜读过私塾,聪慧好学,常给她念古词。

  王敏一岁多时得了一场大病——脑膜炎,死里逃生之后,就被过继给姨妈林妍宜,姨夫郑礼明也是她生父的好朋友,姨妈因病未生育,于是她成了郑家唯一的孩子,后来改名为“郑敏”。

  百度百科上显示郑敏是闽侯人,而以往的报道中也都说是闽侯人,但海都记者

  采访郑老女儿童蔚时,她特意问了母亲这个问题,郑老给出的答案是“长乐亭头”。记者查询到的资料中,祖父王允晢为长乐人,1885年举人;生父王子沅也是长乐人。那么“祖籍闽侯”会不会与养父郑礼明有关?记者查找到一篇论文中有这样的记载:“郑礼明,号朗昭,原籍福建闽侯,福建海军船政制造学堂毕业后,留学比利时黎业斯大学。”所以,说郑敏是闽侯人也是有道理的。

  郑老五年前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曾说:“对家乡的印象并不清晰,很小的时候回过福州,只记得那里人很爱诗词。长大以后就再也没回过福州了。”

“九叶派”诗人之一!百岁诗人郑敏的传奇人生

郑敏出版了多部诗集

  上世纪80年代成为“九叶”中的“一叶”

  1939年,郑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学的是哲学。

  联大给了郑敏别样的印象:当时的校舍非常简陋,教室就是几排铁皮房子,没有正规的宿舍,还要时常躲飞机轰炸。尽管如此,学校里却聚集了国内顶级的教授和大师。

  “我非常幸运,冯友兰教我们中国哲学史,他独创的‘人生哲学’对我影响非常大;在老师里挺多‘怪咖’,闻一多先生一边叼着烟斗一边讲课,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但讲的观点很犀利;罗庸先生和闻一多的观点非常不一样,学生们经常两个班串着听,课余争执不可开交;卞之琳属于晚一辈的教师,他的诗人气质非常浓郁,虽然口音很重,这反倒让我们听得更认真……我觉得西南联大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教授的

  生活就是他们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在思考,人跟所研究的东西是融为一体的。这种感染比具体知识的传授要大得多,以后我对艺术的尊敬、对思考的坚持,都从这里来。”郑老回忆道。

  在西南联大,是冯至先生把郑敏引到诗歌这条路的。郑敏曾回忆“九叶派”是如何成立的:1979年,曹辛之把几位写新诗的诗人约到他在王府井的家中聚会,说服大家,诗歌百家的春天来到了,应当出一本集子,好让年轻人知道中国曾经有过这种诗。1981年《九叶集》出版,“九叶”指的是九位诗人(曹辛之、王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九叶”诗派由此得名,成为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代表作《金黄的稻束》,曾出现在高考考题中

  谈及10年前那次高考中出现的她的代表作《金黄的稻束》,虽然只是两道选择题,但郑敏还是觉得很愉悦,她曾评价这两道试题:“出题的人非常了解诗歌,这种考题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诗歌的种类和风格,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引导他们理解和鉴赏这类诗歌,这本身是很好的,同时也要求考生多角度思考。”

  2017年,郑老获得了一个诗歌奖——北京文艺网诗人奖,是颁发给对现代诗歌作出杰出贡献的诗人;2018年,郑老又获得了中国诗歌学会颁发的女性诗歌终身成就奖,颁奖词写着:“作为中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九叶派’唯一在世的诗人,您是诗坛的常青树,您在哲与思之间游走,在东方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寻找到了独一无二的诗艺之路……”

  如今,百岁郑敏先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有何长寿“秘笈”?

  郑老的女儿童蔚告诉记者:“以前还经常看书,但最近这段时间没法看书了,她的视力差了很多!妈妈的身体到现在还不错,目不明,但还算是耳聪。她平时也不怎么出门散步,原本就最爱吃肉,爱吃油炸的东西,还爱吃甜食,只是现在饭量没有以前好了。要说养生,其实她不养的,她从不吃蔬菜,完全不吃,只吃香蕉和酸奶打的果汁来补充维生素。如果一定要问什么‘秘笈’,那也许只能说她开朗爱笑,就像视频里你们看到的那样,保持好心情,而且经常思考,这是她的长寿‘秘笈’。”

  (记者 宋晖)

责任编辑:伊宁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