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三四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邱陵 林文婧

  【人物名片】

  林可济,福州人,1933年12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7年起为福建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是福建省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奠基人之一。校外曾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福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等,现为福建老年大学师大分校校长。

  (制作:杨丹艳 林凯航)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近照

  1954年,刚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他,到北大哲学系当了四年的学生,1958年毕业后分配回家乡,在福建师范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转眼就过了60多年;如今,他虽是耄耋之年,但仍以哲学家的担当关注国家的发展,用哲学的思维,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现实问题发出理性的声音,帮助人们解疑释惑。他,就是现年87岁的林可济教授。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

  在学生眼中,他是令人尊敬的老师;在同行眼中,他是令人信服的学术带头人。2018年教师节到来之际,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林可济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教学、科研生涯,还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谈了看法。“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做好学问,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不负众望。”在林可济看来,有良知、有思想、有道义、有担当,这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日前,记者一行拜访了林可济教授。他笑容满面,亲近感十足。在林可济教授书房内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类书籍。客厅悬挂着一幅他86岁时书写的“好学深思”,苍劲有力,屋内书香、墨香、茶香相互交融。

  从教60多年来,林可济在中西哲学的大海中畅游,探寻人性与自我,他以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深厚理解,试图建构起当代哲学思考的坐标体系,解答当世之问。

  抗美援朝 一腔热血报国

  作为一名行走在长安山麓长达60多年的哲学教授,林可济的这个身份广为人知。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在近70年前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不到18岁的林可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普通战士,和所在部队一起,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战火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在所在部队驻地的雪地上拍照留念

  1948年,当林可济刚考入福建省立福州中学(后改称福州第一中学)读高中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够顺利读完高中,接着读大学。但以他当时家庭的经济条件,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1949年8月17日,福州的解放揭开了林可济生活的新篇章。

  1950年4月,正读高二的他,经过青年团福州市工委的介绍,离开了学校,来到福州仓前山,向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20军驻闽联络处报到。

  1950年4月10日,在部队领导的率领下,林可济等刚参军的新兵,经过江西、浙江,赶在“五一”前,到江苏昆山集中,编入第20军教导团的“知识青年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半年以后,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教导团以及第20军,乃至第9兵团,都划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序列,入朝作战。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右一)回国后与战友合影

  入朝后,“知识青年训练班”的学员分配到各个战斗部队,担任文化教员、文书、卫生员等。林可济同另外两位学员在赴朝前就已被分配到教导团的《建军报》报社工作。在报社内,参加修改、编辑稿件;也参与采访工作。“接受采访的一些战士,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品质,是我们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学习的好榜样。”林可济说,在战地流动的环境中,要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比如报纸无法铅印,只能油印。先用特制的铁笔,把稿件刻在特制的“腊纸”上,再用现在难以见到的简陋“油印机”印刷。

  短短几个月,林可济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战争的环境磨练人,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千真万确的”。林可济特别提到一位高中同班同学黄衍波,“到朝鲜后,他分配到某部担任文化教员。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在运送伤员的途中,遭敌人飞机轰炸英勇牺牲,长眠在朝鲜的大地。”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囯委员会赠抗美援朝纪念章

  在朝期间,林可济得了伤寒病,战地医院缺乏医疗条件,被部队辗转运送回国。出院后,组织上没有把他分配回原来的部队,而是就近分配到东北军区油料部(在沈阳),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54年夏天。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1951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品(手绢)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林可济说:“从世界全局的宏观视角来看,这场战争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足之战,也是中华民族重归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他表示,中国人民今天能够这样硬气地站立着,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群体的大无畏精神激励与感染着奋战在各个战线上的人们。

  从自我成长的视角而言,林可济认为,四年多的军旅生涯,对于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意志,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课,让他终生受益。

  北大求学 追随哲苑名家

  说起走上哲学研究道路,林可济谈兴勃发:“我为什么要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呢?这同我在入学前的经历直接相关。”原来,林可济初中就读于当时的福州市立初级中学(现在的福州三中),对文科较有兴趣;高中时,物理、数学也读得不错。高中没毕业,他就参军了。

  上世纪50年代,在那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时代,当国家号召地方和部队的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报考大学时,部队领导问他“想不想去上大学”时,林可济走到人生的转折点。但参军四年,学业基本荒废,报考什么专业才合适,林可济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有的老同志给他出谋划策,“哲学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说文理兼备,建议你报哲学系”。那是林可济第一次听到哲学这个词,还谈不上有什么认识。

  报考的时候,林可济吓了一跳:“经过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当时只有北京大学设置了哲学系,其余高校是在1956年以后才陆续恢复。”凭借扎实的高中学习基础,经过短时间的突击补习,林可济顺利地以第一志愿被录取,从此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1958年,林可济北大毕业

  北大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最早称为“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才更名为哲学系。著名学者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张申府等先后在这里执教。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过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院系调整后,部分高校哲学系主要骨干教师汇入北大哲学系,各路大师云集于此,盛极一时。”林可济说,1954年他入学时,一大批知名学者,比如汤用彤、郑昕、贺麟、朱光潜、洪谦、王宪钧、周辅成、江天骥等,都给学生讲过课或开过讲座。“在校的4年时间虽然短暂,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北京大学的革命传统,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悠久历史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先贤们的远见卓识与人格的魅力,却是永恒的。”

  比如,中国当代哲学领域中的文化巨人冯友兰就给林可济带来不少教益。在林可济的印象中,冯友兰平时虽然有些口吃,又有较浓的河南腔,但他在课堂上或演讲中,却是从容不迫。他的讲课一如他的文章,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逻辑严谨。他能用极清晰的语言,表述出他的某种哲学思想,并不乏幽默感。“人们有这样的说法:你可以不同意冯先生的某些观点,但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

  1990年,林可济去北京出差,曾经专门到北大燕南园冯友兰的寓所“三松堂”拜访。此行,林可济深感震撼:冯友兰年老多病,目近失明,耳近失聪,却以超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160余万字巨著的创作。林可济感叹道,与其说“三松堂”是肃穆宁静的书斋,不如说它是“不闻金鼓声的战场”——因为在这里有一位沙场老将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而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持久的战斗。

  冯友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应该尽其力之所及做一点事。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林可济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哲学家发出的心声,也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他,使他追随着前辈的足迹,在研究学问的漫漫征途中,奋力进取,开拓前行。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与老师张世英合影

  给林可济带来深刻影响的,还有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张世英教授。2002年,林可济在书店看到张世英著的《哲学导论》,这位仅比林可济大12岁的学者退休后还为本科生讲课,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该书便是他在讲义的基础上整理出版的。“张老师是我当时在北大读书时的任课教师,后来的几十年几乎没有联系,就是近20年来因为学术交流又走到了一起。”林可济说,张世英的学术观点对他有很大的启发,而其坚守教坛、笔耕不辍的精神,也构成一种无形的鞭策。

  记者翻看林可济著的《皓首沉思录——林可济哲学论文自选集(2003-2014)》一书,而今99岁高寿的张世英教授为该书欣然作序,称林可济教授为“知心朋友”,并夸赞他“愈老学问愈大,堪称大家”。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2012年,林可济参加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时留影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走近六位当代哲苑名家》

  201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100周年之际,林可济不仅专程赴京参加庆典,还奉上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走近六位当代哲苑名家》,以表达母校对其栽培的感激之情。书中所说的六位名家,都是他学生时代的任课老师——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张岱年、任继愈、张世英。

  从教60载 治学育人两相宜

  从1958年被分配至福建师范学院(后改称福建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开始算起,直到1998年退休,后又受聘为硕士、博士授课至今,林可济已整整执教61个年头了。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与学生在一起

  梳理他的教学、科研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1978年,主要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78年~1998年,主攻方向是“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也是福建省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奠基人之一;退休至今,他主要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

  说到自然辩证法这一倾注20年研究心血的领域,林可济介绍,1978年,他受命组建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还参加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术活动;1984年,学校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下设若干研究室,自然辩证法研究室是其中之一。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左二)参加九一届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

  在林可济看来,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科研方面,除了个人搞研究、写论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参与编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并应聘为分支学科组成员。此外,他还作为第一主编,参与全国七所省属师范院校的校际协作项目《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编写。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1995年,他两度受邀赴瑞典、意大利参加第9届和第10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提交了论文并被收入大会文集。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2018年,林可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

  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通过潜心研究,林可济认为,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整个文化的发展上,我们不仅要奉行“拿来主义”,而且要实现“送去主义”,走出一条既与西方现当代哲学相通,又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点的哲学发展之路。“实现中华文化、中国哲学的复兴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林可济治学有深切的紧迫感。他的许多论文和代表性著作,均在退休之后。因为这时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才有可能一边教学,一边创作。他笑着说:“读书,在我这把年纪,不仅是‘老有所学’,而且是‘老有所乐’。每偶有所得,便执笔为文。”他的博士研究生张自永评价道:“久入耄耋之年的他,并未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勤奋探索学术,以学生的姿态乐于求学,不断前行,这是弥足珍贵的治学之素心。”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授予林可济的荣誉证书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研究了一辈子哲学,林可济更加理解普通人对哲学的“不理解”,也更懂得不同学科的不同意义。林可济认为,在单纯的知识和具体的技术层面,哲学看似“一无所用”。但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统一,哲学是智慧之学、境界之学,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具有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大用,是明智之学、哲理之学”。在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时,林可济认为,哲学不仅局限于研究自然和社会等领域的规律,也不只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好的哲学应当起着指导实践的功能和担负着提高人生境界的重任。

  在教学中,林可济还特别注意结合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从哲学的视角探究当代重大问题,认识自我。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比如,近年来“人工智能”概念持续火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林可济陷入深思。他撰写的论文通过“机器的自动性不等于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人工智能局部上能够超过人脑,在整体上远远不及”“人工智能有‘智商’没有‘情商’”等几个方面分析,提倡人机互促,实现人机融合,并指明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在于——人类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最大赢家,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是由于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当代关怀,林可济的哲学课特别受欢迎。“讲课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阐发。”林可济说,“人是通过广义上的学习才成为人的。哲学课教师要解决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自己先要提高理论素养,了解实际问题所在,之后才能感同身受、释疑解惑。”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寄语年轻人

  伟大来自于平凡。他时常勉励后辈,要珍惜青春韶华,不能陷入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境地,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习并践行哲学这门“提升人生境界的智慧之学”,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作出新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各方评说】

  黄枬森(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非句句是真理,但它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是不可能被推翻的。如果能把它置于当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加以丰富和发展,并正确的运用它的基本观点来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我国的自然科学将步入空前的繁荣兴旺的状态。我相信,在这个事业中,林可济同志的著作(指《〈自然辩证法〉研究》)将发挥出它的积极的作用。

  张世英(著名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他所在的高校是师范大学,没有专门设置哲学系,从事哲学研究的客观条件不如综合大学的哲学系。但他却凭借着他所拥有的平台,用相当多的时间研究哲学学科中的一个专门领域——科学技术哲学(即:自然辩证法),并兼及中西哲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这就使他的研究具有史论结合、文理交融的特色,而不拘泥于某一个狭窄的方面。他退而不休,愈老学问愈大。这对于一位迈入耄耋之年的人来说,十分难能可贵。

  张自永(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林可济教授与学生之间有着非常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如2008年出版的《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便邀请了当时选修课程的博士研究生黄雯撰写部分章节,并将黄雯作为第二作者联合署名出版。还有一个细节令我们印象深刻。他内部印刷了2015年~2017年间的论文或讲课提纲等结集而成的《中西哲学散论》一书,作为博士研究生选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参考资料。当受邀为我们签名时,他都认真询问姓名和专业,凡用“学友”称谓,并以“指教”而题,还为我写下了“学而不倦,精益求精。与自永学友共勉之”的寄语。我等后辈实诚惶诚恐,又纷纷为其作为长者学人的谦虚态度所折服。

  【代表作品】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林可济部分代表作

  60多年来,林可济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独著12部,合著4部,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7部。主要学术著作有:《科技与文明》《信息社会理论辨析》《〈自然辩证法〉研究》《“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走近六位当代哲苑名家》《哲学:智慧与境界》《皓首沉思录——林可济哲学论文自选集(2003-2014)》《中西哲学散论(2015-2018)》等。

责任编辑: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