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如何走进当代生活?
——文博会上看工艺美术新风向
东南网11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
2日下午,在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走上台的领奖者几乎清一色都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和他们“千奇百怪”的作品,几乎很难把他们跟“工艺美术”这个充满着年代气息的词结合起来。
作为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的重要一环,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厦门文广传媒集团合作举办的“创意工美”系列活动,致力于推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结合,吸引了众多文博会嘉宾的关注。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和作品展的评选导向,也点明了首届“创意工美”系列活动的主题——“工艺美术的当代性”。
“工艺美术必须与当代大众生活、文化传播方式实现有机结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陶小年对记者表示,传统工艺美术走到今天,已经来到转型的节点。“我们以前主要精力都放在传承保护上,但在找到传统与当代融合的节点方面,工作做得还不够。这次提出‘创意工美’的概念,选择在厦门文博会这样一个高水平文化交流展示平台上举办系列活动,就是为解决这一痛点做出的积极尝试。”
现状:与当代生活脱节
前知名主持人赵普,这次以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家·守艺人App创始人的身份,来到“创意工美”现场。
“根据《中国传统手工现状调查(2015)》,86%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分布在农村、近七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近六成尚未找到继承人……”介绍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后,赵普用“偏安乡下,收入偏低,年龄偏大,后续乏人”四个词形容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关东海看来,观念陈旧、格调低下、抄袭成风等也是部分传统手工艺存在的弊病。
“重仿真写实,轻原创符号;重传统技艺,轻现代设计;重吉祥寓意,轻视觉张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黄维总结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存在的多项弊病,他认为,工艺美术要接轨当代,必须要练就把自然形态抽象转化为视觉符号的基本功,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习惯。
他们认为,审美落伍于时代只是结果,根本的原因在于工艺美术与大众生活之间产生脱节。“当过去完整的文化空间氛围和语境消失,一项工艺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赵普表示,必须要创造新的使用场景打通市场入口,让工艺美术重新进入日常生活,因为“购买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刚到福州时,那时候福州的漆艺非常繁盛,脱胎漆器备受欢迎。”福州漆艺大师王和举对记者表示,作为福建工艺美术的代表,漆艺的繁盛与漆器的广泛使用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漆器逐渐退出大众生活,漆艺也开始逐渐衰落,“现在人们只知道漆画,却不知道漆器”。
瓶颈:学院乡野“两张皮”
虽然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工艺美术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现在学院派文创体系与传统工匠之间的差距太大,很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其实都在工艺美术创新方面做出诸多尝试,但没有舞台来呈现,也难被传统手工艺人接纳。”陶小年表示,这次中国工艺美术创新作品大赛就是一次对学院派工艺美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在亚克力圆片上施以大漆再串成“礼服”;用大漆装饰木块,再拼合成艺术装置……在文博会参展商、厦门漆里艺术营创始人卢平安看来,这届参赛作品让他看到了传统漆艺应用在各类材质、形式上的可能性,尤其是重新开始重视脱胎漆器技艺的应用。但是,学院创意同样也面临着不接地气的问题。“这些天马行空的新理念能否与传统手艺融合,能否被市场所接纳,还是未知数。”
“学院和乡野之间确实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要打通其中的隔膜,非得用商业手段不可。”赵普表示,学院创意和民间手艺,必须通过成熟的商业模式来协同,让市场的力量推动双方的融合。
创想:融入生活 塑造品牌
作为鼓浪屿工艺美术学院(现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80后”毕业生,卢平安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漆艺的创新和推广。他尝试将大漆应用于香道、香炉、茶具、手镯等当代人仍在使用的传统器具上,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产品,漆里艺术营也成为全国首家与北京故宫签约开展创意产品合作的漆艺机构。
参观漆里的展位后,来自台中县大甲镇的漆艺家廖胜文说,台湾漆艺近年来面临后继乏人的境况,这与漆器逐渐退出当代大众生活是有密切关系的,“漆器可能会在使用中磨损,但漆艺的生命却在于使用”。
“工艺美术品最大的特征就是手工制作,如果不能树立自己的品牌,提升附加值,是很难跟普通日用品竞争的。”卢平安表示。
“很多国外高端奢侈品牌都是手工生产,产品形式推陈出新,但标志性符号、图案都百年如一。”黄维认为,在工艺美术融入市场过程中,产品要不断创新,但品牌不能创新,而是必须不断坚守和积累。
“工艺美术在历史上就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和生活基础,工艺美术不与市场联系,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意义。让工艺美术走向生活,融入市场,塑造品牌,就是本届‘创意工美’的主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教授岳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