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中的长乐明代古城墙遗址。
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
记者昨日从长乐区和平街改造建设指挥部获悉,和平街改造过程中发现的古城墙确认为明代古城墙。另外现场还发现了元代路基,表明和平街在元代已形成。
经考证为明代古城墙
据介绍,今年4月30日,施工人员在长乐东门兜区域拆迁过程中,发现一段墙体裸露在地表上,周围散落一些墙砖。墙砖制作精美,石头砌成的基座保存完整。和平街改造建设指挥部随即邀请长乐文史专家现场考证,认为这可能是长乐的古城墙遗址。
10月初,和平街道路管网施工过程中,在建设路和郑和东路交叉口处,施工人员又发现一段保留较好的古城墙墙基,指挥部随即请福州市考古队进驻现场进行保护性发掘。经过考证,证实了这段墙基和东门兜的城墙都属于明代。
据现场测量,古城墙大致沿着今天的长乐区建设路分布。南段保存较好,出土部分残长40米。北段局部发现有4米长的石基迹象,部分城墙已毁坏。
古城墙叠压在明代地层下,和连江、闽安城墙结构较为类似。基底总宽约4.2米,墙体中间为夯土,内侧由碎石堆砌,采用菱形砌法,宽约1米。外侧由条石横砌,残留4层,残高1.2米。
据长乐县志记载,明弘治三年(1490年),吴航(长乐的别称)始筑城池,“广袤仅里许”。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巡抚王抒、巡按赵孔昭扩建长乐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县夏允彝再扩城。清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十一年、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南、西两段城墙拆除修路。抗日战争爆发,为抵御日舰入侵,当地拆城墙石填堵闽江口航道,城墙大部被毁。
上页1/2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