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0月25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毛小春)昨日,福州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晋安河公园白鹭翩飞、柳绿花红,波光粼粼、风清气爽。在“福新问渡”的凉亭内,几位市民正小坐休息,享受沿河两岸的美景。看着眼前的一幕,谁还能想起几年前晋安河的样子呢。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福州的内河逐渐患了“城市病”,污染、黑臭、积涝难排。市民治理内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市政协多年聚焦内河治理,积极建言献策,有力助推福州内河面貌的改变。政协持续关注福州内河治理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福州就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河道整治,但治理的难度和阻力也是空前的。百姓的呼声就是市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福州市再次对城区75条内河实施整治,把截污和景观改造作为内河整治的重点。市政协的文史资料中记载了许多政协委员参与内河治理的资料,报刊杂志也多有文章反映当时的情况。
《福州文史资料》第29辑中就记载,2011年市政协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内河综合整治指挥部视察。委员们举行宜居城市建设研讨会,研讨内河治理难题,总结内河文化的挖掘。通过治理,当年福州白马河、晋安河等沿河景观有了一定的提升。
围绕内河治理、沿河景观提升的提案也连年增多。记者从市政协了解到,2012年至今,围绕福州内河的提案就多达30件。2013年,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民建福州市委会提交《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内河水质及两岸文化景观的建议》,建议用3~5年的时间连续打造内河环境,提升内河的水质及两岸文化景观。在河道整治中,坚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林群慧委员则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福州内河水质的建议》。2014年市政协对内河的关注度进一步升温,仅内河相关提案就收到了10件。
市政协提案持续聚焦内河治理,相关部门在每年办理内河相关提案过程中,各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也不断加深 。一场更大规模、更加彻底的内河整治攻坚大战也终于酝酿成熟。
2016年9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治水攻坚大战启幕。针对城区107条内河的800多个具体问题,福州以“系统、科学、管用”为指导方针,以“水清、河畅、安全、生态”为总体目标,从治内涝、治黑臭、整治污染源、改善水系周边环境等方面,同步规划、整体推进,努力解决城市“水问题”。政协提案促成福州内河蝶变
治水攻坚紧锣密鼓,市政协也积极出谋划策。去年9月,市农工党提案《加强我市内河水资源保护,完善水污染治理的建议》,针对福州市内河水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列为市政协2018年重点提案。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各承办单位围绕重点提案提出的内河水资源保护的6条意见建议,分别从各自职能予以落实并答复。其中,市环保局表示,我市出台了餐饮业隔油池长效监管机制,并列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范畴。市水利局则表示,通过拓宽清障等工程,提升排涝能力,晋安河过流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内河落实“河长制”,内河管理保护责任网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
提、办双方及政协委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协商交流,并就内河水资源保护提出6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建议在市区内河两岸设立缓冲区或隔离带,形成“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为特征,集排水、蓄水、观光为一体的沿河公园,建设具有我市特色的“林网化-水网化相结合”城市生态工程,为市民提供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
市政协的提案建议包罗内河治理的方方面面。当年的提案内容如今不少已经成为现实。
今年7月,第四届海峡两岸生态摄影展暨“幸福之城”福州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摄影展,在三坊七巷展出。福州城市水系治理的丰硕成果直观、生动地展示在观众眼前。展览分为“治水之战显成效”“枕水而居幸福城”“福州内河知多少”3个篇章。仓山流花溪新旧对比摄影作品,直观地让人看到当年河道被垃圾和水葫芦占据,昔日黑臭的流花溪,摇身变成如今水清景美,百姓家门口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