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楼区:楼宇经济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一个没有农业、无法发力工业的区域,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紧抓服务业“牛鼻子”是关键,特别是占地小、效益高的楼宇经济。
作为省会福州核心区,鼓楼区近年来紧抓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大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鼓楼区共有楼宇272座,总面积约700万平方米,贡献了全区约五分之四的经济总量,其中,税收超亿元、超千万元的楼宇分别有25栋、118栋。在今年6月举行的2019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上,鼓楼区荣获中国最具价值投资城区大奖,是我省唯一获奖城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鼓楼区楼宇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数据运用不足、服务模式落后、外部挑战冲击加大等问题。为此,鼓楼于去年启动“提升壮大百栋重点楼宇,打造新时代鼓楼楼宇经济升级版”三年行动,深入推动“四个转变”,不断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
效益升级:从单一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变
授予信和广场、三盛国际中心等楼宇“十大标杆楼宇”称号,着力推进行业标杆引领;推广中山大厦自主改造经验,帮助铁道大厦对接形成招商改造方案;挖掘宁德大厦市场化整体运营模式……去年以来,鼓楼区从供给侧入手,改变“千楼一面”的同质化发展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帮助各类楼宇实现分类提升。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也将楼宇经济的发展方向转向追求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对城市品位的提升、对就业增长的促进、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对城市生态的引领等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综合效益。”鼓楼区委书记朱训志说。
为此,鼓楼提出“因楼制宜,分类施策”的总体思路,根据楼宇资源禀赋,筛选出“在建新建型”“标杆示范型”“改造提升型”和“集聚优化型”四类共123栋重点楼宇,从储备载体、打造精品、优化硬件和集聚产业等不同角度,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引导楼宇转型方向,形成示范效应。
数据升级:从“数据孤岛”向“智慧引擎”转变
在鼓楼,想要获取商务楼宇基本情况,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进入“吾鼓丰登”楼宇经济信息化平台。
该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全区楼宇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政府部门、楼宇管理运营方及拟落户的楼宇企业提供全方位、即时性信息服务,推动楼宇从“数据孤岛”向“智慧引擎”转变。
“借助这一信息化平台,我们加速互联网、大数据同楼宇经济深度融合,通过‘鼓楼智脑’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数据交换,摸清全区楼宇经济‘家底’。”鼓楼区负责人说。
信息化给力发展。比如,硬件配套方面,全面采集全区百栋重点楼宇648部电梯,14373个停车位等数据,为老旧楼宇改造提升指明了方向。经济贡献方面,统计全区百栋楼宇两万余家入驻企业的选址偏好和用人需求,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的判断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服务升级: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
走进位于五四路的信和广场,楼宇“一楼八员”集约服务体系导视牌格外显眼,楼长、楼宇指导员、物管单位联络员、派出所片警、市场管理片段长、税务专管员、人才专员、楼宇专员等“八员”服务力量一目了然。
这是去年鼓楼区依托“区—街—楼—企”四级垂直管理体系,在百栋楼宇里构建的“一楼八员”集约服务体系。“楼宇入驻企业通过该体系,可享受政务服务、政策咨询、安全保障等‘零距离’服务。”鼓楼区楼宇办负责人巫朝瀛介绍,鼓楼还出台了全省首个《楼宇经济公共服务规范》,为入驻企业提供标准化精细化服务。
对政策有疑问,对服务不满意……可以通过“标杆楼宇联盟”微信交流群随时提出,也可以在标杆楼宇政企联席会议上面对面提出,立马有对口部门回应、解决。
载体升级:从“单打独斗”向“融合发展”转变
“过去,基本上是依靠单幢楼宇‘单打独斗’,零散式发展。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载体升级,逐渐向商圈、专业市场、特色街区集聚,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推动楼宇经济融合发展。”鼓楼区负责人介绍说,他们从产业布局、载体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提升。
产业布局上,依托网格化地理信息,引导新建商务楼宇准确规划定位,加强商业、交通、生活等基础配套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加快推动高端楼宇集聚发展,不断聚合高端消费、聚焦高端产业,完善形成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的楼宇经济集聚区、中央商务区。
载体建设上,在保障新建载体供应的同时,持续开展老旧楼宇改造提升工作。
鼓楼区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持续秉持“城市综合功能区”“城市综合体”理念,在有条件的楼宇中布设商务区、商业区、休闲区等,使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为楼宇中的就业人员提供丰富、方便的城市生活。同时,发挥辖区科技、人才等优势,推动楼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无缝对接,实现融合发展。(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