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二五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邱陵 黄慧玲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卢志强

  【人物名片】

  卢志强,字甲木,号寅森,1962年10月生于福州。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学位委员会主席、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化名家。

  【代表作品】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品有《百年冰心》《绣红旗》《跨越》 《红云》《光复福建》《渡》《沈括与梦溪笔谈》《浮生》等。多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所收藏。其中,《百年冰心》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海外巡回展,中国美术馆收藏;《跨越》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收藏;《沈括与梦溪笔谈》(与导师尉晓榕教授合作)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渡》获得“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之浙江美术奖金奖与“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美术奖”金奖;选题《解忧和亲》《传教士与东西文化交流》入选由文化与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实施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建设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入选由文化与旅游部主办的“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三件作品分别荣获第四、第六、第七届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系列作品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辑页掇英》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系列作品入选由文化与旅游部、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展览;作品《久远的歌》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立项;2018年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文化名家”称号。

卢志强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百年冰心》创作于1999年,中国美术馆收藏。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沈括与梦溪笔谈》作者:尉晓榕、卢志强 2016年 180x360cm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实习生 黄慧玲

  “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总想飘进你的情怀/可是你的心扉紧锁不开/让我在外孤独徘徊……”这首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像雪花天上来》,是卢志强最喜欢的一首美声艺术歌曲之一,他曾多次登上舞台深情演唱,气息控制、情感处理得恰到好处,俨然有专业歌唱家的水准。而这位举手投足间保持着优雅绅士风度的画家,被熟悉的朋友戏称为“福建戴玉强”,歌唱是他除了绘画之外的又一挚爱。

  他位于旗山脚下的工作室,充盈着艺术格调和品位。始终埋头专注于创作和学术研究,鲜少在媒体上露面的他,选择在工作室内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在他展示给记者的一段短视频里,他和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尉晓榕教授正在共同创作大尺幅国画《沈括与梦溪笔谈》,期间,卢志强兴致上来,搁下画笔,唱起了婉转悠扬的《我像雪花天上来》,你歌我画的情景美妙极了。

  在卢志强的作品中,不论是画历史事件,还是表现现实题材,其突出特点不仅在于画面高质量造型、精妙布局的营造,更在于注重人文关怀精神的传达,这构成了作品的“灵韵”,引发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在创作过程中,卢志强通过生活体验和感知,对人物画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他看来,作为一个人物画家,除了对绘画本体的不懈追求外,还需要提升修养,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从而反映时代追求。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卢志强近照。

  费时两年创作《解忧和亲》《传教士与东西方文化交流》,还原历史记忆

  走进卢志强的工作室,绕过垂帘幕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宽逾6米、高近3米的素描草稿。

  “这两件作品是《解忧和亲》和《传教士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从构思到完稿,花费近两年时间,都入选了由文化与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实施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卢志强告诉记者,《解忧和亲》反映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与西域乌孙国巩固联盟,封罪臣之后刘解忧为公主与乌孙和亲的故事,选择了公主一行到达乌孙时的场景入画,采用偏写实的表现手法;《传教士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则将罗明坚、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沈福宗、郎世宁、伏尔泰、王致诚、马礼逊、王韬、戴德生、李提摩太等12位代表性人物跨时空组合在一幅画面中,营造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氛围。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疏影》

  卢志强着重向记者介绍了《解忧和亲》的创作过程。乌孙位于古丝绸之路要冲,是汉朝与匈奴必须争取的重要力量。历史上,解忧公主为汉朝与西域的和睦往来历尽艰辛,付出巨大努力,其芳名也载入青史流传后世。为刻画好解忧公主的形象,卢志强在创作前期进行大量历史资料的考证。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工作室一角。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卢志强正在创作,墙上挂着两幅草图,从左往右分别是《解忧和亲》《传教士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构图阶段,卢志强依据《汉书·西域传下》对公主下嫁时“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等场面的记载,展开艺术创作的想象,安排画面人物关系和布局。画面左面是汉朝人员,包括解忧、侍女、校尉、卫士、官宦以及随从;画面右面是乌孙人员,包括军须靡、随从、大臣、匈奴左夫人、兵士、群众等。解忧公主是画面的中心,从车舆上顺着台阶缓缓步下,仪态得体、神情自若,其目光似乎穿越千年,与观者交流,表现出肩负重任的她特有的刚强与坚毅的样态。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百合》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必须尊重史实。因此,卢志强在创作中对服饰特征、车马规格、旗帜颜色等画面因素都逐一了解,力求还原历史记忆。比如,在汉军的服装样式上,以杨家湾汉俑为参考依据,在护颈的盘领、护臂的钎、护头的兜鍪、护胸的扎甲,一般卫士的帻、冠,汉代女子服饰、发髻,随从官员的头冠、服饰等均加以整理和加工;乌孙国服饰由于年代久远又缺少文物发掘资料,卢志强主要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版的《古代西域服饰撷萃》一书。画面的总体气氛所呈现的是一种对比状态:汉朝部分气氛庄重、雄浑,乌孙部分气氛热烈、放达。卢志强说,这是由于乌孙属于游牧民族,没有像农耕文明那样建立在家园之上俨然的礼仪制度和精神束缚,所以在行为举止上相对汉人就更显得轻松欢快、自由奔放,使得画面既合乎于情,又合乎于理,经得起推敲。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微语》

  近五年,卢志强主要将精力投入重大题材作品创作,《光复福建》获福建省政府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久远的歌》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与导师尉晓榕教授合作的《沈括与梦溪笔谈》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解忧和亲》《传教士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时入选“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将要完成的《建设中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参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均为大尺幅作品,可谓硕果累累。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光复福建》

  在卢志强看来,历史画创作的特殊性在于绘画作品与历史文本紧密联系。“它需要创作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阅读文本、涉猎史迹、感受氛围,联系曾经存在的事件,还原具体可信的图像;也需有诗人般敏感气质和艺术家丰沛的激情,将现有的文献和史迹碎片作为依据,并将其转化为既有内容又有形式的有价值联想活动”。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卢志强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选择绘画是种幸福

  卢志强回忆,他从小就爱好绘画,也爱唱歌。对卢志强来说,他对绘画的贴近,除了兴趣使然,更因两位舅舅,其中一位叫刘昌华,是一位知名画家,福建美术出版社编审。年少时,舅舅画室里散发着颜料的独特气味,给卢志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里他接触到大量舅舅的画作、艺术书籍和中外名画印刷品,对他的影响很大。卢志强说,他学画时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名画家。卢志强的小学、中学时代是在三明度过的,他曾学习珂勒惠支、门采尔、列宾等画家的素描,到三明钢铁厂去画轧钢工人。面对他想要描绘的对象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激情。他从现实中去观察生活,并试图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白夜》

  1980年,卢志强以专业第一名、文化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事实上,他的文化课也学得相当扎实,他同时被厦门大学法律系所录取,但他听从了内心的呼唤,留在福建师范大学学习美术。1984年,卢志强大学毕业,分配到福州第四中学,后来又辗转至福州第十六中学。在中学执教期间,卢志强始终没有停下画笔。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久远的气息》

  1985年,卢志强的《升腾》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同年,《那边有一抹迷人的彩霞》入选“第三届福建青年美展”并获一等奖。1995年,对于自己幼年的另一爱好——唱歌,卢志强虽然没成为职业歌唱家,但早在他读大学期间便得以重拾梦想。当时,美术系和音乐系共用一栋教学楼,他每天都能听到乐器声和歌声,闲暇之时也练练歌喉,加上嗓音条件本来就好,“最会唱歌的画家”的名号就这么不胫而走。后来,他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林希教授,系统地进行学习和训练,积累了一些中外知名曲目,其中不乏意大利歌曲《负心人》《请你不要忘记我》《我的太阳》等,不时登台献演,收获一片赞誉。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相马》一

  1995年,在外“漂泊”11个年头的卢志强,调到母校美术系任教,至今已24年头。“回头去看,我觉得从事美术创作是正确的选择,人能够作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一生相伴,是非常幸福的”。回到母校,对卢志强的艺术生涯具有转折性意义。他坦言:“相比其他单位,高校的专业环境更适合创作与理论研究,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

  事实的确如此。《绣红旗》和《百年冰心》便是卢志强的代表作。其中,《绣红旗》入选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并获第四届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一等奖;《百年冰心》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并参加海外巡回展。《绣红旗》表现了江姐和她的战友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在渣滓洞里绣红旗的那感人的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微弱的烛光,昏暗的牢室,但革命者对即将迎来的光明充满美丽的憧憬。这幅作品是“主旋律”创作的一种大胆的尝试,突破了模式化的束缚,画面体现了革命志士的人格尊严与崇高情怀;而《百年冰心》同样具有很深的意蕴与内涵,将冰心与过往的时空巧妙地链接在一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思想容量,表现了冰心先生的百年历程与祖国民族一个世纪的命运密切相关这样的场景,画面富有人文关怀气息。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绣红旗》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渡》250x366cm

  出于对艺术的执着探索,卢志强又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了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人物画家尉晓榕教授。谈及收获,卢志强认为,中国美术学院名家辈出,有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国际视野,令他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解决了许多困惑。值得一提的是,卢志强的博士毕业作品《渡》获得浙江省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之浙江美术奖金奖和“中国美术学院林风眠美术奖”金奖。《渡》有别于卢志强以往的作品,画的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对生死、善恶这一基本母题的思考,直面“生命的底色”。“这个奖对我自身的提升,以及下一步在绘画上的探索都非常具有意义。”卢志强表示,或许是天性使然,他的艺术思维比较活跃,所以他的艺术面貌经常有变化,在某些地方稍作停留后可能又会把目光转移到另一路向,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符号”。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卢志强在外采风。

  胸怀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结,钟情表现历史题材

  很长一段时间里,卢志强特别钟情于创作历史题材人物作品,这与他的时代经历和家庭背景有密切关联。卢志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成长于被称作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80年代,基于特殊的成长经历,在集体记忆中存在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结,此为其一。其二,卢志强的祖父卢月波曾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民国时期在香港九龙海关出任副总税务司,与林森、萨镇冰、李叔同等名人均有往来。因为这两层原因,卢志强对“宏大叙事”怀有一种人文热情,对发生在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抱以深度阅读的态度。2011年,以福州战役为重点表现内容的历史画《光复福建》在卢志强的画笔下诞生;2014年,该作品获“福建省政府第七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相马》二

  卢志强善于“以形象呈现记忆”,在《光复福建》的创作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祖父参加了光复福建的战斗,生前经常讲述光复福州前后亲历史迹。”卢志强说,作为辛亥志士的后裔,他有责任、有义务用绘画再现历史。在画面中,“画眼”是手提麦德森机关枪冲出倾倒建筑物的青年军官形象,他是以起义总指挥许崇智的形象为参考,确立了整个画面以动为主的特点。画面左边站立的士兵用“汉阳造”瞄准敌方,站姿庄严挺拔,高度占据画面近三分之二,有一种向旧世界挑战和发出“宣言”的意味;战士后侧的护士,其出场也经过特别安排,她是悲悯情感的隐喻,是给予人类精神柔弱处以关怀和慰藉的象征。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明天》

  卢志强认为,创作历史画不只是凸显赏心悦目的画面,更要注重营造出具有历史厚度的感染氛围,进而引发观者情感共鸣。具体到画面上,人物形象、表情、服饰、道具、场景、色调,都是形成画面感的重要因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因此,卢志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也就不足为怪了。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凝妆》

  在图像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绘画艺术,特别是写实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卢志强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我们身处图像时代,审美趣味有了大改变,绘画语言也日益多样化,人们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客观地再现式地描摹对象。卢志强说,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视觉经验对人物画的创作有更高的时代要求,对“形”与“神”的命题也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对与个人经验相关的现实处境的敏锐感受,将日常生活图景进行独具个性的表现,在更为复杂的层面上对“形”与“神”的问题作再认识和深入思考,是摆在当代艺术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流光》

  明代画家董其昌曾说:“画家以古人为师,次以造化为师,最终当以心为师”。卢志强在一次访谈中也曾表示,自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当艺术家呈现出自由的状态时,才是最佳的状态。无论是在他的文字还是图像中,都始终呈现着他对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追索和探寻,使水墨创作在当代语境中贡献新的审美价值具有可能性。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一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二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三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四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五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六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七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八

画家卢志强:用心于画外

速写作品


责任编辑:燕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