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抓鼠被咬“女汉子”患出血热 注意防鼠灭鼠
福州新闻网11月2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兰巧琼)前不久,50多岁的曾女士刚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出院,这次的住院经历让这名“女汉子”得出一个教训:不要徒手抓老鼠。
曾女士是泉州人,10月中旬的一天,她忽然发烧、头痛头晕、肚子痛。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感冒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的排尿量也少了。她赶紧到当地医院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肝肾功能出现了损害,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筛查的结果呈阳性,这意味着她感染了与老鼠有关的“流行性出血热”。随后,她转到孟超肝胆医院治疗。
“询问病史发现,曾女士发病10天前曾在家中灭鼠。”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韩荔芬说,曾女士比较“彪悍”,胆子很大,看到老鼠后不但没躲避,反而尝试徒手抓,右手被老鼠咬了一口,由于伤口不大,也没有流血,她并未进行处理,没料到因此染病。所幸,经过治疗,10多天后曾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目前已经出院。
韩荔芬介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出血热发病急,临床症状重,危害大,病死率高,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五种:一是经呼吸道传播,即人类吸入含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尘埃或空气;二是经消化道传播,人类进食含汉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三是接触传播,即被带病毒的鼠类咬伤或其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四是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也可能引起本病的传播;五是通过宫内感染导致母婴垂直传播。
“曾经有一名出血热患者只是因为偶然闻到了鼠尿味就中招了。所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关键就是要做好防鼠灭鼠的工作,当然千万不能徒手抓。”韩荔芬介绍,秋冬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近一个月仅孟超肝胆医院就接诊了4名患者。她提醒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餐具,剩饭剩菜必须蒸煮后再食用,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
一旦被鼠类咬伤、抓伤,要及时挤出伤口的血,用清水冲洗伤口,并到相关防疫部门或医院就诊。
如果在被老鼠咬伤两三周内出现莫名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这种病前期症状和感冒相似,但可以根据‘三痛三红’来区分,即头痛、腰痛、眼眶痛,眼红、面红、胸颈红,感冒一般是热退后病情减轻,出血热则是热退后病情加重。”韩荔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