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干部精气神的福州作为
9月5日,福州市委组织部一线考核工作组在福州地铁2号线上洋站施工现场了解项目进展 林善传 摄/本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孟昭丽 陈弘毅
“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坚持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政策有力度,引才有精度,服务有温度”……走进福建省福州市委组织部的办公区,每个处室墙上都有一个“自创自制”的独特标语。在室外,一条“文化长廊”以红色为基调,组工干部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红色经典名篇节选、干部读书心得等挂在墙上,整个办公区域充满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锤炼组工干部“爱部如家”的忠诚、“以部为家”的担当、“从严治家”的家风,《瞭望》新闻周刊在福州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各级组织部门从组工“家”文化建设入手,厚植担当作为的政治文化,再通过“小家”带“大家”,提振了全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干部队伍强不强,关键之一是要看组织部在党的政治建设上有没有发挥好表率作用。”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深生说,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组织部门的政治文化搞好了,能够对党员干部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示范作用,“小家”带“大家”,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打造担当作为的“家”文化
“今天是您入党某年纪念日,谨向您表示祝贺!希望您牢记入党誓词,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福州,每位党员干部“政治生日”这天,都会收到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和一张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贺卡。
每月组织党员集体过“红色生日”,重温入党誓词、追寻红色足迹,唤醒入党初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州各级党组织健全完善“三会一课”等制度,进一步激活“红色细胞”。广大党员主动亮出“红色身份”,在上班期间、参加组织活动时,统一佩戴党员徽章,接受群众监督,树立良好形象。
“我们在大处加强‘红色领航工程’建设,在小处关心关爱每一名干部,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爱部如家’的意识。”福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部机关党委书记陈武告诉记者。
地铁、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福州出现的新生事物。组织部门在蹲点调研、一线考核工作中,也常常会面临许多新考验。“对被考察的对象没有充分的了解,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福州市委组织部针对一些干部反映较为强烈的“本领恐慌”问题,找准症结,提供高质量的“充电”培训,帮助干部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请来了市地铁集团负责人为大家讲授‘福州地铁规划与建设现状’、请市水务集团来讲‘福州水治理的历史和现状’,让组工干部了解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考核干部时心中更有数。”福州市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陈培煌说,福州着眼提高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分类开展“短小精专”干部培训,增加按类别培训的班次数量,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7年以来,福州市组织部门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3期,其中赴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举办专题培训班9期。此外,通过实践锻炼强化干部本领。2017年以来,选派46名经历单一、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到滨海新城建设和信访工作等一线历练;选派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有培养潜质的20名干部到省直机关和江西、陕西等老区挂职锻炼,补齐能力“短板”。
“干部为‘大家’默默奉献,组织更要主动关爱他们的‘小家’。”福州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林苏珍说。
在福州各区县采访时,记者发现,福州各级组织部门突出基层导向,在年度考核中将优秀等次向基层、向重点项目指挥部倾斜;建立了干部定期谈话机制、困难职工关爱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解决了干部的“后顾之忧”。
“支部党员生病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上级组织会派人到家里探视慰问。这看起来是小事,却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连江县凤城镇东北街社区离退休第五党支部书记孙祖熙说。
“小家”带“大家”
记者采访了解到,组织系统“打铁自身硬”后,通过引领表率作用,提振了福州市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形成了选人用人的“良性循环”,福州干部队伍精气神“焕然一新”。
发现“问题部门”,助力找准“大方向”。福州市国土资源局一名受访干部告诉记者,2年前,局里党组成员“各管一块”,班子涣散,“部门利益”突出,市里曾推进一个涉及多部门的改革,但国土局和另一个部门负责人就双方的权责争论不休,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效率。上级组织部门发现情况后,派专人驻点,并指导该局新班子抓住管党治党这个“牛鼻子”,整顿作风,明责定位。
“新班子第一天开会就明确,目标就是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国土局不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只有上级的‘大方向’,干部面貌焕然一新。”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郑章干说,去年,福州成为了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多项工作被中央部委、省里通报表扬。“过去国土局干部出去都不好意思自报家门,现在国土局干部出去都精气神十足。”
一线考核出实招,让“有为者更有位”。9月初,在福州晋安河水系治理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整治后的晋安河驳岸铺设了亲水步道,市民们在柳树下纳凉聊天,流动的水体干净,没有异味。
“过去的晋安河不是这样的,虽曾经历了多次水系治理,但没有根治雨污分离等问题,一到下雨天,污水就流进河里,散发臭味,平时河面上漂浮着垃圾,靠着河岸的居民不敢开窗”。福州市民杨老伯告诉记者说,改变始于2017年,福州下大力气推进水系综合治理,他看着晋安河道“一天一个样”,从“百姓躲着走”的臭水河变成了造福百姓的“亲水公园”。
烈日下,记者跟着福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涛沿着河岸徒步走了10公里。在3个小时的行进中,林涛一边走,一边“现场办公”检查项目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给出具体整改解决意见。“在福州市组织部门一线考核干部的要求下,组织部门和集团班子每个月至少会有3~4次不打招呼直接到项目现场进行检查,从而更好地了解项目进展和员工履职情况,督促项目进度和质量,同时发现优秀干部。”林涛说。
明确导向,“百姓所盼”才是“干部所急”。“跃进河治了十年,也堵了十年、臭了十年,我们对治理内河失去信心。”福州水系综合治理中,群众的怨言让当地政府颇为“揪心”。堵塞十余年的跃进河位于福州市仓山区,2007年已启动整治,河道全长6.4公里,流经的2个镇7个村皆为城乡结合部,跃进河曾经河床堵塞、污水乱排,两岸蚊虫丛生、臭气熏天。
2017年,时任仓山区盖山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的赵明被指定为跃进河综合治理项目的责任人。赵明数十次深入企业,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反复研究,帮助企业想办法解决河道施工与工厂生产之间的矛盾。近日,堵塞十多年的跃进河终于打通了,当清澈的闽江干流注入河道时,群众拍手称赞。近日,获得群众点赞的赵明,也被提拔为盖山镇党委副书记。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采访中多名干部认为,应发挥组织部门“干部之家”优势,推进“家”文化建设由“小”变“大”,将更好地推动干部在服务大局中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临时党支部推动“急难险重”项目。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许舜举说,当地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把抓作风与管人管事管思想紧密结合起来,针对高新区征迁、招商等“急难险重”项目多的现状,在下辖的园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了一批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效应”。
“这次尝试成效明显,也为未来在‘急难险重’项目推进中发挥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出了办法。”许舜举说。如今,福州全市成立了260多个临时党组织,将党旗插在项目工地上。
红色阵地建设增强农村党员意识。连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毅敏告诉记者,连江在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党校,并在人口较多的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教学点。在凤城镇党校,记者看到这里有小组讨论室、电教室、党员谈心室等场所。授课记录显示,2017年,这里一共进行了12次党课学习,内容涉及十九大报告、连江革命史等。
林毅敏说,通过推进“红色阵地”建设,让组织部门的“家”文化覆盖到农村地区,让农村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和致富本领得到增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了带头作用。目前,福州市130个乡镇43个街道党委均建设了高标准的党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
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形成长效机制。家风正则党风端、政风清、民风淳。要让“家”文化全面开花,“从严治家”必不可少。2016年下半年以来,福州全市共提拔或转任重要岗位市管干部359人次,调整不作为、不担当、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16名,开展提醒函询诫勉575人次。
受访基层干部建议,要进一步通过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结果运用,树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实现“奖优罚劣”,杜绝庸懒散混拖思想,引导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扑下身子实干、雷厉风行快干,持续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