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添彩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林晗

福清: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添彩

党员在罗汉里英雄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通讯员 黄金彪

  这里是经济重镇,也是革命老区。

  这里高楼林立,也保存着红色遗址。

  这里就是福清。作为福州市3个老区重点县(市)之一,福清共有103个革命老区村。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当年的红色遗迹并未被时光尘封。在积极“复活”红色历史的过程中,福清从保留、修复革命遗址原貌等多方面入手,发掘、留存红色记忆。

  罗汉里的红色印记

  孟夏时节,一都镇普礼村迎来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这里风景秀丽,群山连绵,山水间也镌刻下福清人民辉煌的革命足迹。

  由于地处深山之中,一都镇普礼村罗汉里自然村成为闽中特委第一游击支队的根据地。1935年,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同年,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和中共莆田中心县委联合起来,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组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依靠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中共闽中特委的成立,标志着闽中游击战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福厦公路干线两侧北起乌龙江、南至惠安的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之一。

  “你可不要小瞧那个双福寺,那曾经是游击队的司令部呢。”普礼村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红军在双福寺里做了三件事:一是斩鸡头,也就是组织群众与土匪、民团斗争;二是开会议,重要的会议都在寺内召开,众多革命决策部署都在此诞生;三是办学校,让本地孩子、妇女来红军学校学习文化。

  “当时罗汉里位置偏僻,土匪众多,红军到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讨伐、清除土匪,将土匪赶出罗汉里。”老人说,抗日战争期间,闽中游击队接受改编,在福州培训后开赴皖南前线,编入新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而双福寺还完整保留着当年的司令部和红军学校。

福清: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添彩

位于一都镇普礼村的红军亭。

  “革命老妈妈”的传奇故事

  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都革命老区的红色土地上,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至今,罗汉里还流传着“革命老妈妈”连大妹和她的女儿“红色乞婆”郭华妹、儿子郭永星的故事。

  1935年,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到罗汉里活动,连大妹便带9个子女投身革命,担任闽中特委交通员。

  1936年国民党疯狂围剿罗汉里游击根据地,连大妹自家房子被敌人烧了,儿子郭兴来在反“清剿”中不幸牺牲。但她化悲痛为力量,多次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为隐蔽在深山密林中的游击队送粮送情报。

  1942年,游击队决定在后溪扩大武装力量,需要人到福州找地下党取回四把手枪。连大妹主动承担重任,化装成“疯乞婆”,披头散发,衣衫褴褛,一手拄打狗棍,一手拿破瓷碗,孤身一人前往福州。

  在连大妹的影响下,女儿郭华妹同样成为地下交通员。每当游击队开会或集训时,她就主动到大洋顶坑、石靴这些地方放哨,密切监视山下通往灯炉寨的山路,确保游击队的安全。

  郭华妹曾被保安团抓过,受尽折磨,她趁机偷跑出来。出狱后,郭华妹继续地下交通员工作。游击队员知道这件事后,都尊称她为“红色乞婆”。

  此外,连大妹的儿子郭永星也参加革命成为一名红军战士,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福清: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添彩

漈头村陈氏故居。

  “革命摇篮”的新使命

  离开一都镇往东走,阳下街道漈头村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这里组建,这一片红土地上出了十个烈士,被誉为“福清革命的摇篮”。八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这里成了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新阵地。

  1934年1月,中共福清特支的领导人和部分骨干党员集中在漈头村陈氏支祠开会,组建了中共福清县委。抗战期间,漈头村许多青年跟随游击队北上加入新四军。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并以此为基地四处袭击小股日军。漈头村8名青年自愿加入游击队,漈头村成为当时福清人民武装抗日的重要基地。

  解放战争期间,漈头村的村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除暴反霸斗争,并且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福州、福清、平潭。

  目前,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陈炳奎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每年吸引逾万人前来参观。“我们规划重建陈炳奎故居,让更多人了解福清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漈头村负责人说,漈头村将陆续修缮多处革命遗址,把漈头村打造成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新阵地。

责任编辑:马春林
0